東北網8月9日訊 『為了提高市民防電信詐騙的能力,我們下發了不少宣傳資料,通過微信也發布了不少預警信息。』張會臣說,隨著人們防御意識的提高,騙子行騙手段也在昇級。為此,市公安機關梳理出了比較常見的新型詐騙手法,市民要擦亮眼睛避開:
微信冒充公司老總詐騙財務人員:犯罪分子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公司內部人員架構情況,復制公司老總微信昵稱和頭像圖片,偽裝成公司老總添加財務人員微信實施詐騙。
微信假冒代購詐騙。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一旦獲取購貨款則失去聯系。
微信發布虛假愛心傳遞詐騙。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布在朋友圈裡,帖內所留聯系方式絕大多數為外地號碼,打過去不是吸費電話就是電信詐騙。
微信點贊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發布『點贊有獎』信息,要求參與者將姓名、電話等個人資料發至微信平臺,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夠的個人信息後,即以『手續費』『公證費』『保證金』等形式實施詐騙。
微信盜用公眾賬號詐騙。犯罪分子盜取商家公眾賬號後,發布『誠招網絡兼職,幫助淘寶賣家刷信譽,可從中賺取傭金』的推送消息。
電話欠費詐騙。犯罪分子冒充通信運營企業工作人員,向事主撥打電話或直接播放電腦語音,以其電話欠費為由,要求將欠費資金轉到指定賬戶。
購物退稅詐騙。犯罪分子事先獲取到事主購買房產、汽車等信息後,以稅收政策調整,可辦理退稅為由,誘騙事主到ATM機上實施轉賬操作,將卡內存款轉入騙子指定賬戶。
包裹藏毒詐騙。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內被查出毒品為由,稱其涉嫌洗錢犯罪,要求事主將錢轉到國家安全賬戶以便公正調查,從而實施詐騙。
快遞簽收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快遞人員撥打事主電話,稱其有快遞需要簽收但看不清具體地址、姓名,需提供詳細信息便於送貨上門。隨後,快遞公司人員將送上物品(假煙或假酒),一旦事主簽收後,犯罪分子再撥打電話稱其已簽收必須付款,否則討債公司或黑社會將找麻煩。
收藏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各類收藏協會名義,印制邀請函郵寄各地,稱將舉辦拍賣會並留下聯絡方式。一旦事主與其聯系,則以預先交納評估費、保證金、場地費等名義,要求受害人將錢轉入指定賬戶。
機票改簽詐騙。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簽服務』為由,誘騙購票人員多次進行匯款操作,實施連環詐騙。
PS圖片實施詐騙。犯罪分子收集公職人員照片,使用電腦合成淫穢圖片,並附上收款卡號郵寄給受害人,勒索錢財。
復制手機卡詐騙。犯罪分子群發信息,稱可復制手機卡,監聽手機通話信息,如主動聯系嫌疑人,繼而被對方以購買復制卡、預付款等名義騙走錢財。
解除分期付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專門渠道購買購物網站的買家信息,再冒充購物網站的工作人員,聲稱『由於銀行系統錯誤原因,買家一次性付款變成了分期付款,每個月都得支付相同費用』,之後再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誘騙受害人到ATM機前辦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續,實則實施資金轉賬。
二維碼詐騙。犯罪分子以降價、獎勵為誘餌,要求受害人掃描二維碼加入會員,實則附帶木馬病毒。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盜取受害人的銀行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據張會臣介紹,縱使騙子手段再多,只要牢記以下防騙秘笈,遠離電信詐騙陷阱並不難。
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門絕不會通過電話辦案或處理問題,即使是現場辦案也會兩人以上並出示證件。
親朋好友通過微信、短信、郵件等請你幫忙銀行轉賬、匯款的,不要盲目答應對方的要求,一定要打電話確認。
自稱某政府部門為你提供安全賬戶,保證資金安全需要你轉賬匯款的電話,果斷掛斷。
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相信任何微信、網站、短信上回饋禮品的宣傳及中獎信息,不要點陌生鏈接。
騙子可能會說出家庭成員信息使你相信,在你驚慌失措中行騙。接到此類電話,不要慌張,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證實情況。
騙子可能利用特殊軟件,模擬電話號碼,使你的電話上顯示出任何號碼。一定要沈著冷靜,特別是涉及錢財果斷掛斷。
如果你已經遇到電信詐騙,趕緊掛失凍結銀行卡,迅速打印取款憑證,保存涉案證據,及時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