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洪水無情人有情眾志成城保家園 ——湯原縣湯旺河陶家電站回水堤漫堤決口抗洪救災紀實
2018-08-09 11:15:56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姜春水 李文全 徐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9日訊 天災無情 人間有愛

  受10號臺風『安比』影響,7月24、25日湯旺河上游普降暴雨、大暴雨,湯旺河發生20年一遇洪水。針對汛情,湯原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於7月25日23時啟動防汛IV級應急響應。7月26日凌晨,湯原縣防指經過現場研判,及時下達陶家電站、慶豐電站停工令,立即疏散電站人員、撤離機械。同時對可能受到洪水威脅的香蘭鎮木良村、陶家村、雙河村群眾組織轉移。26日18時,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26日18時55分湯旺河陶家水電站防洪堤漫堤決口,在此之前,三個村609人已全部轉移。27日3時,洪峰通過陶家水電站河段,27日17時,湯旺河水位已回落53厘米,陶家村、雙河村已經不受洪水威脅,陶家村、雙河村村民陸續安全返村,28日,被緊急撤離的木良村村民在相關部門人員的護送下,有序返村,平安回家,無任何人員傷亡。全縣黨員乾部齊心協力,抗擊洪災,保衛家園,演繹著一曲令人感動的樂章。

  領導重視 親切關懷

  決口發生後,省市領導的關心重視,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科學決策,匯聚了搶險救援的強大力量,保障了無人員傷亡和次生災害發生。

  發生洪災後,省市領導高度重視,省委書記張慶偉,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先後做出批示要求:市縣領導要靠前指揮,確保無傷亡。轉移群眾要安頓好生活,水堤搶險務必要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市委書記徐建國,市委副書記、市長邵國強也做出重要指示批示,這為全縣搶險救災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導。

  7月28日上午,市委書記徐建國趕赴木良村和安置點,檢查指導搶險救災工作,要求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擺在首位,進一步統一思想、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搶險、人員撤離和抗災自救工作,同時做好汛情監測、分析和預案等工作,有效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27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邵國強趕赴木良村,檢查指導工作。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做好汛期分析研判,加強與湯旺河流域上下游的溝通協調,全力抓好應急搶險和抗災自救工作。26日,副市長沈濱帶領市水務局連夜趕到香蘭鎮一線,指揮搶險救災和群眾轉移安置工作。27日晚,省水利廳副廳長韓福君帶領省派指導組趕往湯原縣,對湯原縣災害防控、決口修復給予科學指導。此外,省水利廳、民政廳及市水文局、農委、民政局等各方力量齊聚湯原縣,所有領導都親臨一線、靠前指揮,為全縣搶險救災各項決策部署提供了堅強保障。

  科學決策 工作有序

  針對汛情,湯原縣防汛前線指揮部在香蘭5次召開工作會議,研判事態發展,果斷決策,第一時間調集各方力量,全力開展搶險自救各項工作,有效降低災害損失。

  7月25日23時,隨著水位不斷上漲,縣防指研究決定,啟動防汛IV級應急響應,各成員單位及時響應,做好抗擊洪水准備。26日凌晨,縣防指經過現場研判,下達陶家電站、慶豐電站停工令,立即疏散電站人員,撤離機械。縣領導徐鳳軍、程顯峰、朴憲權、馬廣勝在現場一面組織人力、物資進行搶險,一面組織人員轉移。先後投入搶險人員200餘人,投入施工機械12臺,調撥防汛物資編織袋20000條,木杆850根,防滲膜6000平方米,砂石料1500立方米,救生衣200件。

  同時,組織大客車15臺、私家車100餘臺,將沿河受到洪水威脅的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安置到香蘭小學、香蘭中學和職業高中,其中香蘭小學安置101人、香蘭中學安置41人、職業高中安置113人,其餘354人就近安置到香蘭鎮、湯原鎮親友家中。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在抗洪救災過程中,全縣上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發揚鐵人精神,克服不利因素,日夜兼程、連續奮戰,為取得抗洪救災階段性成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湯原縣成立了陶家水電站回水堤漫堤決口搶險救災領導小組,下設搶險救災、安置保障、醫療保障、安全穩定、通訊報道等9個工作組,組織440餘人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災工作之中。

  7月26日,湯原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撤離命令,縣公安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集結全局各警種150名警力開赴抗洪一線。

  由於部分村民群眾顧慮家中財物和畜禽,不願離開村屯,公安民警逐戶開展勸導,從而成功轉移全部受災村民,並迅速護送到香蘭鎮內的3處臨時安置點。在安置點24小時警衛安保,並會同政府工作人員作好災民思想工作,穩定情緒。縣公安局又派駐警力,對3個受災村屯和3個臨時安置點全天候流動巡察,確保治安和安全。同時在村口設置卡點,防止村民在解除險情之前返回村中。

  當發現有兩名群眾在湯原鎮西湯旺河河套裡被洪水圍困,縣公安局接報後,多方設法,動用鏟車將2人載離孤島。在村口,公安民警還主動將自己的食物和飲水送給想要回家作飯的村民以解一時之急。

  湯原縣衛生計生局抽調精乾力量及時做好轉移群眾的醫療、防疫工作。與此同時,該局集結香蘭鎮、湯原鎮衛生院13名醫護人員,先期趕到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開展先期應急工作。到達災民臨時安置點後,醫護人員及時對安置點開展了環境消毒、防病藥品的發放和防病知識宣傳准備工作。為安置居民開展醫療服務,每天進行量血壓,一天2次,保證受災群眾醫療安全。

  截至目前,全縣衛計系統共出動52人醫療預防保健專業人員,4臺數護車輛,在災區及災民安置點進行醫療救援和衛生防疫,救治病人35人,發放洪澇災害疾病防治等各類宣傳單2000份。噴灑藥劑約500公斤,覆蓋面積約5000平方米。

  針對鄉道湯竹公路湯旺河段路面過水,影響通行的情況,縣農路站迅速啟動汛期應急預案,調配車輛4臺,人員10人,對公路過水區域周邊車輛及人員進行了疏導,同時在湯竹公路湯旺河大橋北、新發鐵道口處,使用車輛對該段進行了封堵,設立了『禁止通行』標志2塊,並安排人員24小時看守。農路站要求全體乾部職工手機24小時開機,全天候處於待命狀態。同時,降雨過後,農路站及時安排人員上路巡查,發現水毀路段及時處置,已恢復水毀路肩110米,修建擋水牆12米、4道涵洞增設跌水、八字牆防護,確保農村公路安全暢通。

  湯原縣交通運輸部門組織客運車輛15臺,轉移陶家、木良、雙河、渠首受災群眾,准備應急客運車輛15臺,隨時待命。為加強受災村屯公路巡查,交通部門准備鏟車2臺,自卸車10臺,一旦發現公路水毀,將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進行搶修,確保公路安全暢通,又組織農路站派出平地機2臺,對陶家、木良村公路進行整平、維修,保證搶險應急車輛暢通。

  湯原縣水務、氣象等部門實時監測降水和水位變化情況,並與市防指和上游伊春市有關部門加強聯系,每半個小時發布一次水情汛情分析預測,為前線指揮部發布指令、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縣委宣傳部、文廣新局等單位及時發聲,向社會全面通報搶險救災情況,引導輿論,沒有發生惡意炒作問題。

  為了讓受災群眾能夠走出洪災陰影,舒緩緊張的情緒,7月27日晚,香蘭鎮新建村、慶東村組織了一支抗災文藝慰問演出隊來到香蘭鎮中學臨時安置點,為受災村民們奉獻上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二人轉、扇子舞、三句半...精彩的表演讓現場掌聲、喝彩聲不斷,村民沈浸在一片歡樂之中,情緒高漲。

  安全返家 重建家園

  家是讓人最安心的地方,正所謂故土難離,受災民眾返家心切。該縣積極組織人員將受災群眾有序返村、平安回家。同時開展救災善後工作,確保各項基礎設施達標,進一步增強民眾的獲得安全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在災民重返家園前,縣衛生計生局、縣疾控中心和香蘭鎮衛生院共8名醫療預防專業人員,計劃在災區開展連續7天的衛生防疫消殺工作,對於被水淹過的居民住房、庭院內外環境仔細噴灑消毒藥劑和生石灰。

  7月28日,根據汛情和氣象條件,防疫措施落實等綜合條件,受陶家電站回水堤漫堤決口汛情影響的村屯目前已經處於安全狀態。下午5點三輛返村客車准時從香蘭鎮小學、香蘭鎮中學出發,91名受災群眾順利返回家中。

  湯原縣組織民政、農業、住建、保險公司等有關部門,對木良村受災情況進行核查。組織群眾開展排澇作業。同時,組織相關人員對水毀堤段進行實地查看,制定《湯旺河陶家電站回水堤修復施工方案》,確定料場,開始准備堤壩修復所需物資和設備。

  7月30日4時開始,全面啟動決口堵復工作,出動4臺挖掘機、3臺鏟車、1臺壓路機、8臺自卸車,經過30多個小時的緊張施工,填築風化料7000立方米。

  7月31日13時30分,完成決口堵復,即將實施迎水面護坡防滲處理工程。

  7月31日17時20分,湯旺河渠首水位已回落到98.98米,達到警戒水位以下。

  在這場抗洪救災工作中,湯原縣領導乾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安全轉移受災群眾,譜寫了一曲齊心協力保衛家園的和諧樂章。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