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訊 今年春節,由於天氣原因海南飛往多地的航班停航,大批游客滯留海南各大機場。
新聞發布後,全國都在關注著滯留旅客。
但是,大慶市高新區公安分局的民警們從中發現了警情。
在經過縝密偵查後,一起公安部全國范圍督辦的特大系列電信網絡詐騙案,由大慶市高新區公安分局率先打開了突破口。
涉及全國29個省、140餘個地市共計詐騙3000餘起,涉案金額高達1000萬餘元的案件,就此告破。
高買低賣的特價機票
2018年2月28日,大慶市高新區公安分局接到20餘位群眾報案稱:他們花費260萬元的購買機票錢不翼而飛,應該是被騙了。
260萬元的飛機票錢,乍一聽有點邪乎,飛機票再貴也不至於這麼大數字啊?
但結合當時的情況,海南飛回北方尤其是東北的機票,大多都是一萬多甚至兩萬一張,260萬元的數字,就可以理解了。
當時,由於航班停運較多,上不了飛機、打不出機票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所以往往被忽視。
但是,大慶市高新區分局的民警,在聽完報案人的講述後,覺得這不應該是簡單的飛機滯留引起的,可能還隱藏重大案情。
於是,民警們開始了縝密的摸排線索。
調查發現,有的乘客已經預定了機票,卻收到退票信息。
再通過對攜程網查詢發現,退票手續是以杜某衛的名義申請辦理的。
同時,網絡上顯示,其為該乘客在網上購買的機票沒有任何折扣。
可是,收取乘客的機票款,卻遠低於攜程網上的售價。
這種高買低賣的行為,很不正常,再結合乘客無法乘機的原因,民警判斷杜某衛有重大詐騙作案嫌疑。
專案專辦果斷出擊
鑒於案情重大,高新區分局迅速將此情況逐級上報市公安局。
副市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安慶華,市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艾長君高度關注此案。
大慶市公安局第一時間抽調刑偵、網安、視頻偵查、情報等部門精乾力量以及部分分局的業務骨乾,成立了『2018·2·28』特大系列詐騙案專案組。
刑偵支隊支隊長王天華、高新區分局局長楊樹國和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劉克煜、高新區分局副局長高小冬分別擔任專案組正、副組長,下設調查訪問、視頻偵查、情報研判、數據分析、網絡偵查、綜合保障等6個工作組,全力開展案件偵查工作。
專案組對犯罪嫌疑人杜某衛、許某進行深度研判,確定二人案後可能藏匿在綏化市北林區。鑒於嫌疑人有多次取款行為,分析二人取款後再次潛逃的跡象。
3月3日,專案組不顧漫天大雪、高速封閉的情況,派出抓捕組驅車走國道趕赴綏化北林區開展對兩名嫌疑人的抓捕工作。
經過5天的縝密偵查和綏化市相關部門的配合,終於發現了兩名嫌疑人行蹤。
3月8日上午,在綏化市北林區,將要攜款潛逃的犯罪嫌疑人杜某衛、許某成功抓獲。
拆東補西大肆吸金
坐在審訊室的二人,交代了自己詐騙的經過。
原來,二人並沒有購買特價機票的能力,更沒有特殊的優惠渠道。
他們對下級代理所稱的與旅行社、攜程網站等有合作關系,並出示哈爾濱市某旅行社的工商執照復印件都是編的謊話和偽造的。
之所以要做關於特價機票的『營銷渠道』,就是看中了市場上各種折扣以及人們貪圖便宜的心理。
最初,二人把自己和公司包裝完畢後,迅速發展了五個一級代理。
同時,編輯一段關於機票打折的廣告讓代理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迅速擴大客源及影響。
他們二人和一級代理約定,按照訂票實際收款的10%提成。
當有人提出訂票要求時,為了博取信任,他們就要求受害人先到網上查詢預定購機票的價格。
隨後,告知對方同樣的日期和班次,在我這辦理能省多少錢。
買票人看到優惠力度這麼大,就直接把錢打給了他們。
可這倆人,哪有那個能力搞到那麼低的折扣啊。
於是,二人就用後續訂票人預付的機票款填補購買正價機票的差價。
就這樣,他們通過不斷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制造優惠假象,把『業務做大』。
分級代理『業務』做大
漸漸地,他們的名聲越來越大。
許多市民在得到實惠後,相信了他們並幫他們宣傳,甚至有的直接做起了代理。
就這樣,由最先發展的五名一級代理,又發展了70餘名二級、三級代理,按5%、3%不等進行提成。
訂票、打款、提成這些業務往來,均使用微信、支付寶、網銀支付。
除了個別一兩個一級代理見過嫌疑人,絕大部分的代理和購票者都未見過二人。
調查發現,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28日這段時間,犯罪嫌疑人以通過網絡虛假宣傳能低價購買飛機票的方式詐騙7000餘人,涉案金額1000餘萬。
有3000餘人已乘坐飛機,剩餘3211人沒有給訂票,未出票涉案金額470餘萬元,涉及全國29個省、140餘個地市。
其中,大慶市共計1305人,黑龍江省除大慶外共計1079人,其他28省共計827人。
擦亮雙眼警惕陷阱
今年春節,在海南,因天氣原因發生了大批旅客滯留情況。
這二人覺得,有這件事當『障眼法』是最好的抽身之法。
於是,他們『斬斷』了自己的『業務鏈』,帶著欠款開始逃竄。
可是,他們自以為高明的『障眼法』,還是沒有逃過高新區公安分局民警的眼睛。
通過此事,民警想對廣大市民做出一些提醒:
如今,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已經深深地融入到群眾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在網絡給生活帶來極大便捷的同時,也有一部分違法人員利用網絡實施犯罪。
這是一種新型的犯罪方式,由於每一環節都是通過網絡實施的,所以當事人一時無法辨別是否被欺騙,導致此類案件高發不下。
在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此類犯罪的同時,也請廣大人民群眾提高警惕,擦亮眼睛。
在網絡中進行拼單購物、貸款、點贊送禮品、刷單、測星座運勢等行為時,一定要謹慎。
否則,往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上當受騙,泄露信息。
對網絡中發布的各類打折信息要加以謹慎甄別,特別是朋友圈發布的,不要因為是『好友』就放松了警惕,不要貪了小便宜,吃了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