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嘉蔭:推進全域旅游跨越式發展
2018-08-14 09:26:4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曉微 馬少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14日訊 進入夏日,嘉蔭景區又現火爆場面,探秘『第一龍鄉』的游客絡繹不絕,客流量和旅游收入實現高速增長。『暢游龍江三峽,探秘第一龍鄉』旅游產品走進黑河、走進佳木斯、走進鶴崗,瞄准市場需求,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區域合作,快速提昇嘉蔭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縣兩區』旅游互通區定向惠民政策啟動,嘉蔭縣、蘿北縣、遜克縣、湯旺河區、烏伊嶺區五地深度融合市場資源,聯合打造旅游精品,營造了大合作、大發展、共贏共榮的新局面。

  一項項舉措的背後是嘉蔭全域旅游跨越式發展的縮影。今年,嘉蔭縣搭乘伊春市發展全域旅游的順風車,圍繞『游界江、觀恐龍、探峽谷、賞冰雪』的旅游定位,通過全域謀劃、項目引領、節會帶動、宣傳促銷等方式,重點建設和打造影響力大、美譽度高、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的景點景區,叫響『龍之鄉』的生態旅游品牌。

  發展全域旅游,嘉蔭縣大力實施『旅貿興縣』戰略,以『靈韻嘉蔭、秀美龍鄉、活力邊城、宜居家園』為主題,堅持『叫響龍之鄉、開拓大界江、昇級朝陽鎮、暢通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全力打造『山水田園綜合體』,加快旅游線路建設、實施旅游富民、創新旅游產品……使全域旅游的步伐向縱深推進。

  『呼吸著新鮮空氣,吃著江水燉江魚,滿眼都是綠蔭藍天,我們都不想回去了。』來自沈陽的任女士告訴記者,她們一家老小自駕游來到嘉蔭,原本打算第二天便返回,結果被嘉蔭的生態環境所吸引,便住了下來。

  『幸虧我們住了下來,早上散步的時候,居然看到一群鴛鴦和江鷗,以前從來沒見過,太美了,我想以後經常帶孩子來嘉蔭,親近大自然,感受大界江的魅力。』任女士高興地說。

  生態旅游是怎樣的定位呢?嘉蔭縣旅發委主任單曉華給出了答案:『游客來到嘉蔭,呼吸到的是清新的空氣,聞到的是撲鼻的花香,滿眼的蔥蘢與驚艷,滿心的愉悅與歡喜。』

  如果說綠色生態是嘉蔭發展全域旅游的『門面』,那麼文化無疑為其打開了另一扇窗。策劃舉辦中國嘉蔭首屆恐龍文化節,打造文化旅游節慶品牌,搭建文化交流、文化旅游、文化貿易、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效平臺;舉辦中俄國際集體婚禮、中國恐龍發現115周年暨首屆嘉蔭化石保護論壇等活動,激發全域旅游發展內生動力; 『龍騰盛世幸福嘉蔭』系列廣場文藝演出、鄂倫春民俗演出、中俄文化交流文藝展演、冰雪歡樂季……讓游客在嘉蔭灑下歡聲、灑下笑語、灑下激情……

  張女士在嘉蔭縣朝陽鎮經營著一家土特產店鋪,主要賣些當地的特色山、農產品。『現在游客逐漸增多,尤其周末生意還蠻不錯,我相信嘉蔭秀美宜人的風景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來這裡游玩度假。』張女士信心滿滿。在嘉蔭,像張女士一樣的旅游經營戶不勝枚舉。旅游,改變的不僅僅是游客的生活,還有當地居民的生活。

  嘉蔭順應和把握旅游消費個性化、高端化、智能化趨勢,堅持以游客滿意為根本要求,從細節抓起,推進旅游服務規范化、標准化、特色化,提昇旅游業供給質量,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

  建設精品旅游項目。大力推進恐龍2號館建設,積極開展恐龍國家地質公園5A級景區申報工作,完成茅蘭溝游客服務中心建設,提昇景區整體接待服務能力和質量。加強與龍建公司溝通合作,融入漠河——撫遠沿江旅游帶,挖掘界江旅游資源。打造具有鄉土特色的鄉鎮旅游產品,發展建設一批鄉村民宿示范村、鄉村旅游觀光示范村、鄉村旅游商品展銷示范村。堅持發展冰雪經濟,打造龍鄉界江冰雪樂園,辦好第三屆『冰雪節』,逐步把嘉蔭建成冰雪旅游目的地。

  持續推進宣傳營銷。充分發揮嘉蔭旅游公眾號作用,加強與新浪網合作,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精准投放推送信息,並與各知名旅游公眾號、戶外運動俱樂部、旅游達人建立合作關系,用美圖和美文吸引全國乃至國際游客。加強與途牛、攜程、驢媽媽等主流線上旅游服務平臺合作,推廣精品旅游項目,並積極與南方地區旅行社建立聯系,實現客源地營銷。

  加強旅游市場管理。發揮旅游市場綜合監管聯合執法隊伍作用,加大監管力度,重點檢查賓館、飯店等服務行業隨意加價、不實廣告、制假售假等失信行為,促進旅游市場規范化、誠信化管理。在重點景區周邊建設標准化旅游廁所,提高旅游公共服務水平。完善嘉蔭旅游APP平臺功能,實現中心城區WIFI全覆蓋。加強宣傳引導,推廣賓館、飯店等服務行業線上支付。完成景區監控系統、4A級景區網絡覆蓋系統、游客服務中心導覽系統『三套系統』建設,推動智慧旅游與市場需求接軌。

  如今的嘉蔭,游人如織。發揮旅游優勢,推進融合發展,補短板、增效益,全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奮力開創幸福嘉蔭發展新時代成為嘉蔭上下一致的共識。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