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晨報8月14日訊 8日晚的老會堂音樂廳內,曲聲婉轉,歌聲悠揚,來自黑龍江省歌舞劇院歌劇團《茶花女》劇組帶來的《中外聲樂作品音樂會》在這裡上演,二十多位哈爾濱歌劇愛好者與專業演員們共同登臺,完成了當晚的演出。十多年來,這群歌劇愛好者一次又一次登上冰城各大劇場的舞臺,原汁原味地演繹了《圖蘭朵》《茶花女》等世界頂級歌劇,從不識譜、不會講外語,到如今能流暢唱完整部歌劇,他們堅持的最大動力,就是對歌劇由衷的喜愛,以及骨子裡的那份音樂情懷。
男高音是位醫生
唐宏波是一名醫生,每當省歌舞劇院歌劇團有演出時,他則會成為舞臺上的男高音。
『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加入到省歌劇院的業餘歌唱團隊,當時團裡要演《圖蘭朵》,因為專業演員不夠,就面向社會招了一批愛好者。當時雖然很多人和我一起入選,但最後堅持下來的男演員就我一個。』唐宏波說。他至今仍記得,當年海選時,因為覺得不夠資格,沒敢報名,直到第二次招人時,條件相對寬松,只要能跟著唱下來就可以,抱著試試的心態,他纔加入到了團隊裡。因為要唱意大利語的原版,很多人學著學著就放棄了,最後只有他堅持了下來。
十多年來,唐宏波經常過著白天上班、晚上排練的生活,他跟隨著團隊演出過《圖蘭朵》《茶花女》等經典劇目。『從來不敢想象,有一天我也能在舞臺上演歌劇,雖然一邊上班一邊排練和演出,因為發自內心的喜愛,從來也不覺得累。最大的困難就是經常感覺時間不夠,但是無論多忙我都盡量爭取來排練和演出。唱歌劇讓我釋放了很多工作壓力,也讓我越來越熱愛生活。』
猛練意大利語發音
在《茶花女》劇組這支團隊裡,有許多像唐宏波一樣業餘時間投身音樂的愛好者,有些人已在團裡十年之久,已經是團裡骨乾唱將的謝秋艷就是其中之一。
7日晚,大家像往常一樣聚到省歌舞劇院的排練室裡,早到了半個多小時的謝秋艷在鋼琴前跟著樂曲自己先練了起來。『家裡有急事,缺席了兩次排練,特意早點來復習一下,別一會耽誤了大家的進度。』謝秋艷有點不好意思地說著。
聊起和歌劇的結緣,謝秋艷說,自己年輕時就非常喜歡唱歌和聽歌劇,但是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專業的老師和團隊,2007年時聽說《圖蘭朵》劇組要招人時,她第一時間報了名。『對於不識譜也不會意大利語的我來說,每次排練跟下來都是很辛苦的,為了不落下,那時候只要一有空就學習意大利語,睡覺前必須復習一遍譜子和發音,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床頭的歌譜,慢慢地就跟了下來,而且唱得越來越好。』
2015年加入到團隊中的劉靜田也是一位音樂迷,從小就愛唱歌的他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夠走上舞臺表演,『得知考進《茶花女》劇組時,我特別高興。正式排練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不會意大利語,後來我用了最原始的方法,在歌譜上密密麻麻地標注漢語讀音,每天一有空就趕緊背臺詞。我們大概是哈爾濱唯一一支歌劇發燒友組成的團隊,每次上臺表演時心情都特別激動。』劉靜田自豪地說著。
科班出身的也來『學藝』
男高音歌唱家王文是這支團隊的負責人,十多年來,他迎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歌劇愛好者。『為了幫助歌劇愛好者們提高水平,團隊裡還有少數專業的演員,專業帶業餘的形式很受大家喜歡。每次招了新人後會給大家進行培訓,這些年劇組裡起碼走出去了上百位歌劇愛好者。』王文說,除了滿懷熱情的歌劇發燒友外,團隊裡還經常會有音樂專業的在校生或是已經畢業但還沒有走進劇團的年輕人加入,很多孩子在這裡學習了一定的技巧,積攢了經驗後,又走向了更好的舞臺。
32歲的朱亮就是其中之一,一個月前,在熟人的推薦下,朱亮第一次來到省歌舞劇院的排練室。對這個從匈牙利留學回來的大男孩,團隊裡的叔叔阿姨們總是稱贊有加。『我從小就非常喜歡唱歌,父母發現我唱得還不錯後,找了專業的老師來教我,後來大學學習的也是歌劇方向。為了有更多提昇,畢業後我又到匈牙利讀了歌劇專業的研究生,不過回來後一直沒有機會一展所長。直到我發現咱們哈爾濱還有這樣一支業餘歌劇團隊後,就加入了進來。每次和大家一起唱著意大利語的原版歌劇時,我都特興奮,終於感覺自己學的東西能學有所用了。』朱亮說,這支業餘的團隊給了他很多的希望和鼓勵,他希望未來能夠有機會走向更遠的舞臺,站在北上廣的歌劇院去表演一場。
王文坦言,每次團裡又有新人來,他都非常高興,雖然需要重新培訓,磨合排練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看著這群愛好者有點點進步,最終能上臺表演,他也十分有成就感。『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忙,能聚在一起排練其實並不容易,也沒有工資,全是靠著對歌劇的滿腔熱愛。每次演出時觀眾給予的掌聲,還有很多鐵杆粉絲的支持,都是對他們的鼓勵和認可。』王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