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4日訊 提及40年間鶴城餐飲變化,齊齊哈爾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張曉月打開了話匣子,我市餐飲變化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初期我市餐飲國有是主流,北三區大約有一百多家餐飲企業歸屬齊齊哈爾市飲食服務公司,知名企業有龍江飯店、百花園、南味飯店、實驗飯店、和平飯店、北方飯店等,私企飯店數量微乎其微。

隨著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現在幾乎是沒有國有餐飲企業了,上世紀末,飲食服務公司取消,國有餐飲企業賣給個人經營,國家提倡發展第三產業,私企餐飲飯店蓬勃發展,大中小型飯店數量劇增。現在,北三區的飯店約有4000餘家,多數是中小型飯店和燒烤店,知名飯店不勝枚舉,最值得稱道的是,燒烤店已成為齊齊哈爾一大特色。
改革開放使人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同時也促進了餐飲業的發展。改革開放40年,我市餐飲企業數量增長了40倍。40年前,在我市冬季若能吃到綠色蔬菜、活魚簡直不可想象,而現如今,別說蔬菜、活魚了,就連鮮活的海產品、各種進口食品也都可以隨時買到,這些都得益於我國交通運輸和種養植技術的迅猛發展。

張曉月說,還記得1983年我上技校時,助學金16.50元/人,我們要好的幾名同學每人拿5元錢到實驗飯店吃一頓,都覺得很奢侈。如今生活水平極速飛躍,餐飲業也隨之空前繁榮,與40年前啥事都在家裡做席不同,家庭聚餐、朋友聚會、婚喪嫁娶都到飯店操辦了。近兩年,像下午茶、夜宵等這樣一些全天候休閑餐飲也越來越活躍。
經過幾年的發展,外賣漸成大眾餐飲消費趨勢,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產品的服務和質量,餐飲消費逐漸由價格導向轉為品牌導向,外賣也開始由量變向質變轉變。經過井噴式增長後,外賣開始步入一個穩定期。由於外賣需求的旺盛和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形成,直接導致外賣市場在整個餐飲市場消費額佔比持續上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