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4日訊 在大學校園周邊,學生公寓樓下、學校公告欄等地方,都張貼著一些兼職的招聘信息。這些招聘信息,大多都是給中小學生進行家教輔導,也有的是商場促銷員,給出的酬金都非常豐厚。
大學生小寧告訴記者,她和室友就上過這些小廣告的當。這樣的小廣告給出的報酬都很誘人,等打電話過去詢問,便會要求先交中介費50到100元不等,很多同學都是抱著『找到了兼職一天就把中介費賺回來了』的想法,就把中介費給交了,可是一個月下來中介並沒有介紹幾份工作給她們,而且介紹的工作酬金根本沒有寫的那麼高,有的離學校還比較遠,除去車費、吃飯忙活一天也賺不了多少錢,權衡再三小寧和同學沒有去做這份兼職。一個月過去了,中介並沒有給小寧她們介紹到什麼滿意的工作,可中介卻以『介紹了工作是她們自己不願意去』為由,拒絕退還中介費。
尚同學今年剛參加完高考,報考完成後便在家附近找了家小餐館打工,乾了半個月同學相約要去大連旅游,尚同學跟老板提出來辭職要拿回工錢,結果老板以『未乾足一個月要扣滿勤工資』為由,應付1200元只付給尚同學800元。後來還是尚同學的母親出面,幫她討回了400元辛苦錢。尚同學攤著雙手給記者看這些天端砂鍋手上燙出的水泡說:『看來社會真不是我想象那麼簡單啊,現在終於能體會到電視裡農民工討要工資的辛酸了。』
記者就此現象諮詢律師,律師表示:學生在暑期求職或兼職過程中,除了被騙取中介費、押金外,還有的被克扣工資、超時無償加班等。對於『打了幾天工後發現自己無法承受工作強度,這幾天工資能否拿到,對方不給該怎麼辦?』的問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如果對方不支付報酬,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因此,在暑期求職過程中,學生要注意保留與求職或工作有關的憑證,如押金收據、工作證、上下班打卡記錄、工資條等等。一旦遇到糾紛、個人權益被損害時,也要積極維權,可以帶憑證前往單位所在縣市區勞動監察機構,尋求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