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抗戰老兵14歲參軍打鬼子,身上留下多處『光榮疤』
2018-08-16 09:15:34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邸蘭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16日訊 從軍12年,立下赫赫戰功後解甲歸田;耄耋之年,看淡生死榮辱,內心唯存殺敵之憤。89歲的抗戰老兵邢成玉回首抗戰歲月,氣勢足、聲音大,連說帶比劃,『就想殺鬼子、保家園』。

  日前,在市民政局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記者聯系到了家住陽明區鐵嶺鎮福長村的邢成玉老人。得知記者采訪,老人特意穿上嶄新的襯衫,戴上了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這份榮譽不是我自己的,也是我那些倒在戰場上的戰友的,我要多活幾年,替他們好好看看強盛的祖國。』邢成玉說。

  雖然年事已高,但邢成玉和老伴的身體都還比較硬朗。老兩口獨居,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邢成玉告訴記者,他14歲在老家山東參軍,在臨沂、沂水縣等地四處抗日打鬼子。『剛開始不敢開槍,但不開槍自己就被崩了,閉著眼睛開幾次槍就啥也不怕了。』邢成玉說起參軍打仗的日子,既興奮又無奈。

  1942年到1943年是山東抗日根據地最為艱苦的時期。日偽軍猖狂地對根據地進行『掃蕩』、『蠶食』和分割封鎖。面對嚴峻的形勢,八路軍堅決貫徹中央指示,采用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頑強地在敵後抗戰。針對日偽軍的大舉來犯,邢成玉所在的八路軍第115師主力和地方武裝,積極開展反『掃蕩』,與日偽軍不斷周旋,避開敵人鋒芒,攻擊敵人背後,破滅了日偽軍合圍八路軍的企圖。

  『當時在臨沂有個小山丘叫「大疙瘩」,日偽軍在上面建了炮樓,炮樓裡的機槍不停掃射,一直用火力壓制著我們。打了好幾天,我們500多人就剩100多人了。』說到這裡,邢成玉眼角泛起淚花。在他的記憶中,那段日子是黑色的,整天食不果腹,睡不安穩,槍子兒滿天飛,有的戰士早上參軍,晚上就犧牲了。但是他們都堅信,終有一天光明會到來,老百姓會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所以他們堅持戰斗,哪怕付出鮮血和生命。

  『那場戰斗打到第4天,首長問我,你能不能完成炸碉堡的任務?我說我有勇氣,能完成任務!』邢成玉說,為了完成任務,他做了周密的計劃,用繩子捆住足夠炸毀碉堡的幾十斤炸藥,系在腰帶上拖拽著前進。為了不引起敵人注意,他趴在屍體堆裡,慢慢蹬出一條路,最後將炸藥放在了碉堡的中間部位,找准時機果斷拉響導火索……隨著『轟』的一聲巨響,碉堡被炸開了,日偽軍倒下一大片。他也在那次行動中負傷,被炸斷了兩根肋骨。

  如今,邢成玉能記起來的戰斗場面都是碎片化的,身上、手上的傷疤具體是在哪次戰斗中留下的也說不清了,因為他參加的戰斗太多了。抗日戰爭結束後,邢成玉又參加了解放戰爭的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因表現英勇,獲得多枚軍功章,但由於時間久遠和多次搬家,有的軍功章已不知去向,僅有的一枚被身在海南的大兒子保存,他手中僅剩下了幾枚紀念章。

  曾經,邢成玉用生命捍衛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如今,他慢慢老去。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軍人的優良傳統,在農村的廣袤土地上勤勤懇懇耕作,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裡傳遞好家風。在邢成玉家的大門上,一直掛著一塊政府頒發的亮閃閃的牌子,上面寫著『光榮之家』。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