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雙鴨山市全力推進農村法治宣傳教育
2018-08-22 10:18:09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2日訊 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我市著力在增強農民法律素質、促進農村法治發展上下功夫,提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的持久性、針對性、特色性和實效性,全面加強農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切實增強廣大農村乾部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

  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與實施『法律七進』活動相結合。開展好『法律七進』活動,實現送法下鄉是當前『七五』普法規劃和農村法治建設的重點內容。要根據廣大農民學法用法的需要,明確目標任務,因材施教,體現送法下鄉的輻射面和影響力。廣泛開展法律圖片展覽、現場諮詢等活動,做到主題鮮明,感染力強。要突出重點內容。開展好農村法治宣傳教育要符合農村穩定實際,加大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廣大農村乾部群眾憲法意識,樹立和維護憲法權威。深入開展好關於農民基本權利

  和義務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要突出重點對象。農村法治建設的重點對象市農村兩委班子成員、村組乾部和進城務工農民,他們是農村法治宣傳教育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將《憲法修正案》《掃黑除惡知識讀本》《村民自治條例》等法律規章統一發放,集中學習,以點帶面,充分發揮其學法用法的龍頭表率作用,維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要突出重點環節。利用各種主題日、紀念日、活動日開展之際,針對『三農』工作的現狀和農民的法律渴求,組織廣大行政執法人員開展專項法律解答和法律諮詢活動,並發放便民聯系卡,公布部門舉報監督受理電話。利用農村大集日,深入到各鄉鎮的農貿大集開展『法律大集』宣傳活動,向廣大農民開展法律諮詢,發放法律讀本和宣傳單,提供法律服務,同時對社會熱點、難點和農民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法治主題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與人民調解工作相結合。目前,我市開展農村法治建設,在行政村司法所均設立人民調解員,在預防化解矛盾糾紛,構築調防一體化實現農村維穩創安發揮重要作用。由於自身角色工作職能的多重性和復雜性,同時應充分賦予其普法宣講員的工作職能,在調解矛盾糾紛過程中直接宣講有關法律法規,各級各類人民調解員常年工作在農村基層前沿,體民情,察民意,最掌握農村維護穩定工作動態及趨勢,形成普法宣講為輔,民間調解疏導問題為主並存的普法新格局,既擴大了法治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又增強了法治宣傳教育的震懾力和凝聚力。農村法治建設工作融於人民調解之中,最大限度地防止民轉刑案件和群體性上訪案件的發生,體現了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的有機結合。

  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與開展好法律援助相結合。要整合司法行政系統力量,組織律師、公證員等專業法律工作者積極服務於農村法治建設,開展各項法律援助和法律諮詢活動。在送法下鄉過程中,直接受理案件,現場答疑解惑,並將承辦結果情況反饋,公布市法律援助中心熱線服務電話12348,全方位、多角度、零距離提供各項法律服務。以各鄉鎮司法所為依托,普遍設立法律援助服務站,並對法律援助條件、范圍、形式及有關事宜重點宣傳,簡化援助程序和手續,實行無償援助、優質服務,開闢農民工綠色維權通道。引導廣大農民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及時為農民工和困難群眾提供法律幫助,依法維護廣大農民自身合法權益。

  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與民主法治示范創建活動相結合。我市農村法治建設明確提出村民自治逐步健全,農村法治化水平逐步提高。統一民主法治創建標准,完善村規民約,健全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各項制度也是民主法治創建活動的基本內容。將其與『七五』普法規劃啟動相結合,更好地推進農村法治宣傳教育順利開展。堅持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工作思路,在試點鄉鎮塑造發掘一批先進人物和優秀團體,既使民主法治活動創建卓有成效,又使農村法治建設成果顯著。

  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與當前農村各項體制改革相結合。目前,農村各項經濟政治體制改革逐步深化,進入新階段。有關農村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事關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是構建農村步入正規化、法治化管理的重大舉措。這些政策制度的整體推進全面實施,對於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繁榮具有重大意義。在此過程中,農村兩委班子成員及人民調解員要充分發揮普法骨乾義務宣講員作用。將政策貫徹傳達至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起到法治宣講員聯絡員作用,既確保農村各項改革成果,又融學法於普法,提高廣大農村基層乾部政策法規水平,使農村法治宣傳教育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確保法律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廣大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