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4日訊 為深入推進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切實治理群眾反映強烈的『正常辦事不行、中介啥都能辦』怪現象,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伊春、鶴崗、綏化等地按照省委統一部署,直面問題、主動作為、重拳出擊,嚴肅查處了一批公職人員與『黑中介』相互勾聯、謀取利益的違紀違法案件。現將8起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1.哈爾濱市哈西房產交易所所長滕曉飛、工作人員王亮勾結中介人員違規審批問題。2017年6月,哈爾濱市居民聶某以64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套商服用房,委托社會中介人員李某為其辦理有關手續。李某與滕曉飛、王亮串通,通過低報房屋成交價格、不履行法定評估程序等方式,取得不動產登記證,少繳稅款8.46萬元。2017年10月,滕曉飛受到留黨察看一年、撤銷職務、降為科員處分;王亮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2.齊齊哈爾市人社局養老與失業保險科科長寧守來和副主任科員侯春山與中介勾結受賄案。寧守來受人請托,為不符合特殊工種條件的21人辦理退休手續,涉嫌受賄17.5萬元;侯春山受人請托,為不符合特殊工種條件的54人辦理退休手續,涉嫌受賄120.1萬元,另有200萬元不能說明合法來源。目前,寧守來、侯春山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3.牡丹江市交警支隊車駕管理大隊工作人員梁斌勾結二手車中介收取好處問題。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間,梁斌先後4次為同心二手車交易公司經辦人李某提供的虛假『人口基本信息』表上加蓋『車管所居住證查詢』公章,導致該公司為朱某、王某、胡某、劉某等4人偽造車輛落戶信息。事後梁斌收取李某2條玉溪煙。2018年1月,梁斌受到辭退處理;2018年7月,市交警支隊車駕管理大隊主管查驗崗位的副大隊長郎玉海負有領導責任,被立案調查,擬給予政務警告處分;大隊長張洋、副大隊長陳育分別受到提醒談話、批評教育處理。
4.佳木斯市房屋交易與產權管理中心房地產經紀管理科原科長周立航勾結中介人員收受好處問題。2014年,居民遲文柱欲將妻弟王延峰的5套門市房產權變更到其妻子王艷明名下,為節省交易契稅50餘萬元,通過朋友找到周立航辦理此事。周立航請中介人員孫海濤幫助聯系新時代公司,試圖將王延峰回遷手續上的名字直接變更為王艷明。遲文柱向周立航支付人民幣27萬元。2015年9月,因更名事未成,周立航於2016年初至2017年10月,陸續將27萬元歸還遲文柱。2017年12月,周立航受到行政降級處分。
5.伊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科民警滕洋、戰艷勾結中介代理公司謀取個人利益問題。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滕洋、戰艷利用職務之便與『黑中介』勾結,在被檢驗車輛未到場的情況下,非法為他人辦理車輛無車年檢和賣售虛假車輛檔案,滕洋違法收受賄賂共計227.04萬元,戰艷違法收受賄賂共計66.04萬元。2018年5月,滕洋、戰艷受到開除公職處分。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劉剛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原檢測站站長陳建偉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原檢測站副站長劉洋負有直接領導責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6.鶴崗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原工作人員劉代光、梁麗麗勾結中介人員騙取棚改房問題。2016年12月,劉代光在任棚改一科重點項目工作組組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與組員梁麗麗和黑龍江金龍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估價師龔玉梅共謀,虛構拆遷住房,騙取崎峰小區棚改房10戶,非法獲利72萬元。2018年6月,合並其他違紀問題,劉代光、梁麗麗均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7.綏化市海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負責人侯貴武利用職務便利幫助中介機構謀利問題。2014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間,時任海倫市工商局個體股股長侯貴武利用職務之便為前妻鄒某與趙某合伙經營的商務代理公司辦理、年檢各類工商營業執照885個。同時,侯貴武多次為鄒某招攬中介業務。2018年8月,侯貴武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8.綏化市海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祥富所所長張樹森對超范圍經營中介活動監管不力問題。2017年4月,居民楊某注冊打字社超經營范圍從事工商代理有償中介活動,截止2018年6月代辦、代檢各類工商執照共計346個。2018年8月,時任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西城所所長張樹森監管不力,受到記過處分。楊某打字社營業執照被吊銷。
公職人員與『黑中介』勾結謀取不正當利益行為,嚴重破壞了市場秩序和發展環境,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侵害了人民群眾利益,影響惡劣、民怨極大。各地各單位要持續發力,切實把集中整治公職人員勾結『黑中介』問題擺上重要日程,以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擔當意識抓好專項整治。要加強調研摸底,對本地本單位中介機構情況全面摸排,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信息准,建立『明白賬』。要暢通舉報渠道,利用各類媒體、常態化抽查檢查等方式,及時收集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嚴肅追責問責,堅持對公職人員勾結『黑中介』問題『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公開通報曝光。注重解剖分析典型案例,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達到警示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