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民最討厭的祭祀行為:十字路口明火燒紙 佔道賣冥紙冥幣
2018-08-24 10:11:12 來源: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4日訊 近日,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哈市文明辦、哈市城管局、殯葬管理所等部門倡議的『移風易俗文明祭祀保藍天』活動,得到了很多社區居民的認可。記者兩天時間內調查了80多人,大家都認為十字路口明火燒紙最討厭。

  市民最討厭街頭燒紙

  近日,記者采訪了80餘名市民,大家都認為街頭燒紙是舊俗,該改改了。市民楊女士說,22日21時許,哈市香坊區互助街與木材東街交口附近煙霧漫天,有許多市民在街上燒紙錢,明火竄出1米多高,風一刮紙灰四處飄散。

  道裡區的張女士稱,晚上燒紙錢的人特別多,紙錢灰刮得可哪都是,一燒就是好幾個小時,不僅破壞環境,還有消防隱患,如果火星沒有及時撲滅可能會引起火災,以前發生過火星引燃機動車的事故。

  采訪中,曾在道橋部門工作的耿先生表示,街頭燒紙不僅污染環境還會損害地面,致使提前龜裂,縮短使用壽命。對於這些燒紙留下的黑印跡,一位環衛工說:『我們需要用高壓衝洗車衝洗,有時還要用鋼絲球刷。』

  佔道賣紙是違法行為

  記者采訪的80名市民中,有60多人認為佔道賣冥紙冥幣是違法行為。市民劉然表示,佔道銷售本來就是違法行為,城管執法人員也在持續清理。『沒有賣冥紙冥幣的,市民也就不燒了。』

  每當臨近祭祀的日子,哈市街道上各種賣食雜的商店都會擺出冥紙冥幣來販賣,有的商家甚至利用面包車移動著販賣冥紙冥幣,冥紙冥幣銷售點屢見不鮮。

  市民白女士說,冥紙冥幣本來就是一種迷信,對小孩子的教育十分不好,走在大街上孩子總會問紙錢是用來乾什麼的,雖然有些老人喜歡用燒紙錢來祭奠死去的親人,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她希望下一代的孩子們可以用文明的祭奠方式來對待此事。

  市民期待全民文明祭祀

  采訪中,所有的市民都希望大家都能夠文明祭祀。80多人中,有50多人都選擇了鮮花祭祀。

  張女士還說:『我今年選擇了鮮花來祭奠去世的親人,只要心裡有他們,為什麼不用文明的方式來紀念。也希望身邊的朋友不要盲目跟風,樹立節約觀念和意識。』

  在某高校工作的高女士說:『追宗祭祖,體現了中國人重視親情、慎終追遠、敬重祖先的心情,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精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喪葬方式和祭掃方式也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大家都會選擇文明的祭祀方式,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推薦的幾種文明祭祀方式

  1、鮮花祭祀:為已逝故人獻束鮮花、鞠躬敬禮,追憶哀思。

  2、植樹祭祀:通過植樹寄托哀思,既祭奠親人又保護環境。

  3、家庭追思會:在家裡組織家人選擇一天,專門用來紀念逝去的親人,布置好遺像、鮮花等物品,以供家人進行祭奠,同時還能增進親人之間的感情。

  4、網上祭祀:通過登錄祭祀網站為逝去的親人建立一個祭祀館,然後通過網絡進行追悼。

  5、時空信箱:祭掃市民可通過郵寄時空卡片或是書寫信箋的方式,將卡片或信箋投遞到『時空信箱』,表達對逝者的懷念和哀思。

  6、集體共祭:莊嚴肅穆的挽歌中,市民緬懷親人的音容笑貌,回憶往昔的點點滴滴。

  7、放飛祭祀:將自己要表達的思念之情寫在小卡片上,用氣球帶上天空,表達對已逝親人的緬懷之情。

  8、簽名祭祀:在祭祀條幅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以及真情寄語。

  9、往生回憶:將已故親人生前留存的影像資料,編輯制作成多媒體進行播放,重溫已故親人的成就。

  10、音樂祭祀:在殯儀場館設置有歌曲和配樂詩,通過為逝者點播生前喜愛的樂曲、歌曲、詩歌等,傾訴哀思。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