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寧安市:文明鄉風撲面來
2018-08-27 09:30:1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付文軍 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27日訊 金秋八月,走進百裡生態畫廊,漫步在寧安市鄉村,白牆灰瓦,果實高掛,庭院整潔,歡歌笑語,一股淳朴的文明鄉風撲面而來……近年來,寧安市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通過實施環境整治、典型示范、農民教育、移風易俗『四項工程』,推動農村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從『外在美』向『內涵美』轉變,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強大內生動力活力。

  2013年,寧安市海浪鎮盤嶺村垃圾遍地、道路泥濘、橋梁年久失修,村民的生產生活舉步維艱。當時在牡丹江從事工程建築的村民關強扔下一年幾十萬元的收入,回到村裡主持工作。他號召黨員、乾部帶頭行動,三天內清除了佔道的柴垛、板棚、糞堆。他調回自己的施工隊和大型機械設備,僅用40天,將全村所有的巷路和田間路整修一遍,並把村裡唯一的一條3.5米寬的水泥主路加寬到了6米。

  海浪鎮黨委書記黃哲勝介紹說,盤嶺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從治理村屯環境『頑疾』入手,全面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村民集資和個人墊付的方式累計籌措資金600餘萬元,整體改造全村218戶房屋,重新修建貧困戶住房4戶,安裝太陽能路燈23盞,栽種綠化樹3000餘棵、花卉13500株。同時,村裡還成立了環衛隊,因地制宜將生活垃圾分別進行集中漚肥和無害化處理,並在全市先行試點開展廁所革命,探索出三格生物化糞處理設備分戶或聯戶處理糞便改廁模式,現已完成入戶改造110戶。近幾年,盤嶺村一躍成為『中國十佳小康村』、『省級文明村』。

  在『國家級文明村』渤海鎮小朱家村的文化廣場上,精神文明宣傳欄赫然醒目;在盤嶺村,展現『好婆婆』、『好媳婦』的光榮榜,掛在各家門口的『家風家訓』牌,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文明新風已潛移默化地走進寧安農民的心頭。

  近年來,針對農村環境髒亂差、鋪張浪費、天價彩禮等陋習,寧安市積極推動移風易俗有效開展,各村紛紛重新修訂和完善《村規民約》,不斷健全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賭協會『四會』民間組織。江南鄉寶山村彩禮規定不超過5萬元,采取『村委會免費提供紅白喜事場地,集中操辦』的模式,壓縮成本40%以上;盤嶺村明確規定婚禮擺席『一家只許去一人』,喪事不擺席,幫忙不吃飯。如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良好風氣在寧安鄉村逐漸形成。

  寧安市傾力打造鄉村文藝舞臺。他們組建文藝輕騎兵、鄉鎮農民合唱團、農民樂隊、秧歌隊、健身舞蹈隊,開展『寧古塔文化節』、『全市農民文藝匯演』等群眾文體活動,全市每年109個村舉辦『村晚』,極大豐富了村民業餘文化生活。

  寧安市委書記徐利刃說,農村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戰場,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全市積極構建『四美』體系,通過建設美麗鄉村、創建『美麗人家』、培育『美麗寧安人』,不斷豐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內涵,為『美好寧安』建設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