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產業項目景宏石油發展迅速。

高新智谷成為科技企業孵化器。

齊齊哈爾中醫院南院。

百草養生院為老人頤養天年提供良好場所。

空軍『飛行開放日』開闊了學生們的視野。

龍沙區鷹之冠文化產業園。

龍沙小學南苑校區。

全區冰雪體育運動紅紅火火。

建設生態宜居之區。
黑龍江日報8月29日訊 龍沙區作為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之一,幅員面積188平方公裡,總人口35萬。全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秉承『龍沙精神』,全力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連續多年榮獲全市年度目標考核先進區,2017年獲得全市目標考核標兵區。年初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團結奮進、同心同向,工作務實、勇於擔當,有力推動了全區各項工作的深入落實。
今年1~7月,全區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利潤2950萬元,增長26.8%;利稅13420萬元,佔增加值的42.4%;實繳稅金10470萬元,增長4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0.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5980萬元,增長7.6%,GDP稅收貢獻率達到14.1%。
完善產業支橕體系著力釋放發展潛力
龍沙區立足轄區中小企業實際,堅持做優存量、創新增量、盤活閑量的工作思路,不斷從抓產業向抓產業支橕體系轉變。特別是把對企服務作為重要保障,深入推進產業支橕體系改革,全力優化和寬松發展環境。
完善服務支橕體系。強化包保服務。完善區級領導、區直部門『四包』責任機制,成立項目推進組,對全區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跟蹤服務。同時,圍繞全區現代服務業、裝備制造整機、基礎零部件3個主導產業成立專班。針對每個主導產業,在全區范圍內抽調懂經濟、業務通的乾部,組建由班長、副班長、組員構成的專班,專項研究抓主導產業的具體路徑和近期、中長期發展規劃。構建交流平臺。組建基礎零部件、蔬菜產業及電商協會,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互助發展。優化審批流程。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承接市政府下放的76項行政權力事項和322項執法重心下移事項,並對權力事項進行清理規范。全面清理公共服務事項,對清理保留下來的事項簡化優化服務流程。推行『一窗式』政務服務改革,對承擔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全面實行『一個窗口』對外統一受理,對每一個審批事項都編制『服務指南』及『一次性告知單』,實行『限時辦理』『規范辦理』『透明辦理』。積極探索對多部門審批事項實行一個部門牽頭、其他部門協同的『一條龍』審批或並聯審批,讓審批提速。工商登記制度已在『5證合一』的基礎上,同步實行『23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
完善金融支橕體系。全面貫徹落實全市金融政策,規范龍沙擔保公司規章制度和審批流程,2017年幫助企業貸款17筆6218萬元、倒貸6筆1650萬元。鼓勵扶持轄區企業上市融資,華工機床在新三板上市,北坤高分子、豐華環保、華威實業在綠地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今年春節前夕,全區組織轄區各大銀行、知名企業召開政銀企聯誼會,強化企業與政府、金融機構以及企業與企業對接,了解企業需要,加強對企服務,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取得良好效果。
完善科技支橕體系。發揮全區現有的12個省級以上研發中心作用,探索建立多領域、多模式研發合作關系。重點引導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采取委托、合作等模式,降低企業研發成本,促進產品換代昇級,增強企業內生動力。目前,共有19家企業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航天三院306所等科研院所實現合作。2017年新成立科技型企業105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戶,一定規模科技企業達到16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實現14.84億元,GDP佔比為10.91%。在省科技廳備案的科技成果轉化5項,與大學科研院所簽訂的協議5項。新成立省級入統備案科技企業孵化器3戶,場地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入駐企業41戶,全年研發經費投入501萬元。齊重數控高檔數控機床數字化(智能)車間被認定為全省首批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
完善人纔支橕體系。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人纔政策,設立100萬元人纔發展專項資金並投入使用,區四個班子黨員領導乾部聯系服務專家46人。開展『服務重點產業項目人纔發展專項行動』,為區主導產業引進人纔提供子女入學、就醫綠色通道、免費健康體檢等有效服務。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人纔服務專門窗口,提供『一站式』人纔服務,開通人纔服務熱線。特別是利用現有閑置房源,籌建人纔公寓,進一步提昇全區對人纔的吸引力。
聚焦產業項目建設著力提昇發展質量
龍沙區始終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發展的命脈和根基,一以貫之聚焦全區主導產業、全市十二大重點產業、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點產業穩步發展。龍沙區承擔全市裝備制造整機、基礎零部件、金屬新材料、節能環保、養老、旅游、食品加工、現代畜牧、冰雪體育、現代中藥10個重點推進產業,新建續建項目19個。其中,新開工項目6個,續建項目13個;5億元以上項目5個。項目總投資57.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89億元。
主導產業拉動明顯。全區確定的裝備制造整機、基礎零部件、現代服務業3個主導產業,新建續建項目22個。其中,新建項目6個、續建項目16個;5億元以上項目6個。項目總投資77.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99億元。鶴城主題游樂園、奧悅冰雪旅游綜合開發等現代服務業項目量質兼備、聚焦人氣能力強,建成運營後將對新城商圈發展起到較強拉動作用,將為鶴城再添新的旅游名片。
城郊農業發展迅速。龍沙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立足城郊農業實際,大力發展采摘農業、旅游觀光農業和『互聯網+農業』等特色農業。以威鵬、青昕等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采摘農業快速發展,成功舉辦龍沙區都市農業觀光游采摘節,實現地產菜進商超,全力推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以龍泉養牛合作社、大民村發酵床養豬為代表的養殖業不斷壯大,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做好農業保障。
重點項目紮實推進。2018年全區重點項目22個,總投資80.91億元,今年計劃投資6.2億元。新開工項目6個,總投資20.67億元,目前除奧悅冰雪體育運動公園項目外都已經開工。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解發展瓶頸
推進創新社區治理改革。以龍沙區獲批第三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為契機,完善『360體系』(即3個夢、6Z社區、0距離服務),昇級『e服務』功能,全力打造『眾善城區』,探索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途徑,形成社會治理和服務新格局。一是鞏固『3個夢』成果。築牢創業夢,通過『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園區』的孵化鏈條,繼續招引項目,培訓電商和技術人員,增加就業崗位。築牢安居夢,加快推進老舊散小區、低溫樓改造力度,持續改善居民居住和生活環境。築牢樂享夢,以街道社區為單位,闢建文化服務多元陣地,普及群眾性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開展多種文體活動,公共文化場館、政府自有公共資源開放率達到100%。同時深化民營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改造,推進龍沙區社會福利中心正式運營,構建養老服務梯次布局。二是全面完善『6Z』(眾善)社區建設。以眾善城區為統領,豐富『6Z』內涵,打造六個城市街道『一街一品』,實現政府治理、社會調解、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提昇社區治理法制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三是提高『0距離』服務標准。依托為民服務『e網通』平臺,打造『互聯網+』服務體系,籌備開設『一站式』綜合服務大廳,以居家養老試點為契機,開展『一鍵通』服務,將智慧『互聯網+養老』擴展為『互聯網+服務』,實現零距離、全方位、高質量的為民服務格局。
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改革。以征地補償、拆遷安置、保障性住房、救災、公共資源交易、義務教育、市政服務作為試點內容,與政務中心『一窗式』改革統籌推進,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及時、准確公開影響群眾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和服務事項,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易獲取、能監督、好參與。一是構建區級通用標准體系。在全面梳理細化公開目錄基礎上,逐項確定試點內容涉及的每個具體事項的公開標准,匯總編制政務公開事項標准目錄。從政務公開總體要求、運行管理、工作機制、平臺建設、考核評價等5個方面制定相關標准,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奠定基礎。二是構建規范化政務公開專欄。對全區政務公開平臺進行重新規劃,除試點專欄外,將增設群眾關注度較高的公共服務、公共監管等重點領域內容,並設置多種信息分類及搜索功能,進一步提高政務信息獲取的便利性。及時與省市政府網站對接,形成省、市、區三級聯動的政務公開工作格局,更好地將基層政務公開標准化規范化試點情況展現給群眾。三是構建多維度公開渠道。內容維度,可從文字、圖表、視頻、音頻等各種方式獲取信息;媒介維度,可從手機、電腦等各種媒介獲取信息;場所維度,可從網絡、查閱點、公開欄等場所獲取信息,讓百姓真切地體會到獲取政務信息的便捷性,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打通政務公開『最後一公裡』。
推進多元化物業綜合管理改革。在完善物業三級管理的基礎上,將物業管理與『e網通』、社會管理、綜合執法高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大物業』工作格局,提昇居民安居樂業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一是成立區屬物業公司。針對棄管老舊單散樓較多的實際,擬籌建區屬物業公司,提供專門管理,保證相關人群能夠享受優質物業服務,提昇全區物業服務質量,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二是整合物業資源。建立全區物業資源大數據庫,錄入全區物業公司的技術人纔、大型設備等信息,由區物業辦統一管理,遇有突發事件,統一調配,提昇服務效率。三是拓展公共物業服務。依托為民服務『e網通』平臺、綜合執法隊,解決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問題。籌建物業糾紛仲裁委會員,把矛盾化解在小區以內。探索『互聯網+物業』服務模式,選取一至兩個小區為試點,昇級物業服務方式,提供更加便捷和現代的服務體驗。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提昇百姓獲得感
不斷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強化城市建設力度。實施低溫樓改造4棟2萬平方米;全力配合市重點工程指揮部,推進8個小區89棟樓房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改造及三水改造。強化城市違建及市場等管理。持續開展好『春風、夏淨、秋掃、冬清』整治行動,深化落實街路分類管理,努力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加強市場管理建設,打造通力路農貿市場為全市標杆市場。強化環衛保潔工作。實施『水洗路面、機械清掃、人員普掃』三位一體保潔模式,建立績效考評機制,全力提高117條街路、831萬平米保潔達標率。中心城區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以上,機械化清雪率達到90%以上,清掃保潔達標率達到100%。嚴把大氣、土壤和水污染防治關,深入落實河長制工作,嚴格控制轄區內秸稈焚燒,淘汰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152座,治理黑臭水體2處。開展市民管理城市活動。長效開展『打造美麗龍沙之手拉手行動』,持續加大『垃圾不落地,鶴城最美麗』宣傳,引導更多群眾參與城市管理,切實提昇全民文明素質。
不斷發展社會事業。聚焦教育發展。投入4700萬元,新建龍沙小學南苑校區、永安小學教學樓,龍沙小學南苑校區正式投入使用,永安小學建設進入收尾階段。以全省縣區最高分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評估驗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嚴肅查處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等行為,群眾滿意度不斷提昇。豐富文體活動。以工人文化宮及廣場為主陣地,持續開展『周末大舞臺』『四季龍沙』等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弘揚社會正能量。連續3年成功舉辦冰上運動會等系列全民上冰雪活動,全力打造冰雪文化精品,助力冰雪產業發展。廣泛深入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已與駐齊空軍部隊聯合開展10期『飛行開放日』活動。提高衛計服務。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紮實推進醫療服務聯合體建設,持續提昇醫療服務水平。居民、職工醫保住院次均自付費用較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平均下降6.09%、4.44%,為全區人民群眾創造良好就醫環境。推進社區建設。加大社區對居民的開放力度,增強全民參與社區治理的能力,全力推進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全省第三家)結項驗收。全區千米示范社區增至16個,佔社區總數48.5%,6個農村社區全部達到示范社區標准。利用樂鶴食街返還辦公用房,高標准打造具有現代氣息的新鶴城社區。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目標賦予新使命。齊齊哈爾市龍沙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乾,帶領全區人民在全面振興發展中再創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