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掛牌60天推進分立分離改革 龍江森工集團擘畫產業發展藍圖
2018-09-01 07:1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天馳 馬一梅 趙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9月1日訊 產業總產值完成220.3億元,增長13.7%,增速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高於全省8.2個百分點;產業增加值完成86.6億元,增長13%,增速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高於全國6.9個百分點……這組我省森工系統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不僅展現了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也讓人們對掛牌已滿60天的森工集團充滿期待。

  『政企分開』70歲森工尋求改革突破口

  從1945年到2018年,我省森工人勇敢地肩負起國家各個發展階段的歷史重任,守住了祖國最北端的生態屏障。如今,有著70年歷史的龍江森工,以『政企分開』尋求改革突破口,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總公司與省森林工業總局分立。省森工系統將與森林資源管理相關的機關事業單位之外的所有機關、企事業單位,納入集團改制重組范圍。

  組建森工集團是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萬裡長征』的第一步。集團掛牌成立以來,森工系統正在根據集團總部功能,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確立集團總部組織架構和崗位設置。為確保這項工作順利推進,總局(集團)黨委制定了《省森林工業總局和森工集團公司分立改革機關人員轉崗工作方案》,確立了堅持分立分離,統一領導,以人為本,分類實施,合理配置,積極穩妥,整體穩定的轉崗原則,明確了人員轉崗范圍和轉入的方式方法,目前分立改革總局機關人員轉崗工作基本完成。

  剝離森林資源管理和辦社會職能獨立運行後,省森工總局(系統)在冊職工14.2萬人中,將有12.8萬人進入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其中,23個林業局11.4萬人,33個其他企業4699人,146個事業單位9554人,全面實現林區新舊體制的根本轉換。

  『職能移交』確保交得出接得住管得好可持續

  7月30日,省森林工業總局、中國龍江森工集團與綏化市政府簽訂森工教育職能移交工作框架協議,森工系統綏棱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的2所中小學校正式移交給綏化市所屬的綏棱縣,至此,森工系統23個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的81所學校全部完成移交協議簽署工作,這也標志著黑龍江國有林區改革辦社會職能移交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作為森工系統辦社會職能移交的『先頭軍』,林區中小學基礎教育和社保經辦機構領域的改革,涉及150個事業單位,共計6764人。其中,65所中小學6396人,27個社保經辦機構368人。

  在積極穩妥推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剝離,繼續做好民政、編制等職能移交工作的同時,近日召開的全省森工系統改革發展暨作風整頓推進會議中還提出,對改革過渡期內暫未分離的辦社會職能,要持續加大民生改善力度,讓林區百姓享受到森工改革發展帶來的紅利,確保職能交得出、接得住、管得好、可持續。

  擘畫藍圖依托生態多元發展壯大產業集團

  森工集團的成立,再次吹響了加快林區產業轉型的號角。作為以生態為依托、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在生態板塊上,繼續承擔森林培育保護主體任務,做優公益企業;在商業板塊上,通過資產重組以資本為紐帶,在森林食品、生態旅游、醫療康養、海外開發、城市地產、碳匯經營、北藥生產等7個領域,成立公司制企業,建立市場競爭主體,不斷提高優質林產品的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做強森工企業,努力將集團打造成為千億元級別的生態產業『航母』。

  目前,森工系統『黑森』品牌已成為我省綠色食品知名品牌;雪鄉、亞布力、鳳凰山、柴河九寨等景區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近日,森工集團還與通用環球醫療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依托綠水青山的資源優勢和林區優良資產,在醫療、康復、養老等方面開展合作。

  各重點國有林管理局也在因地制宜地探索發展新路:亞布力局推進『豬菜同生』生態養殖產業發展;林口局引進黑毛驢養殖作為調整優化種養結構項目;八面通局打造以優質水源為依托的『甘溝』品牌礦泉水……

  剛剛成立兩個月的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樹立市場經濟意識,轉變企業思維,統籌資源配置,加強資本管理,引入戰略投資者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在釋放優勢資源,靠大聯強、借船出海,優化產業結構,創新經營模式上通篇謀劃;在面向市場選聘人纔,建立激勵機制,完善治理結構,按新企、新制加快推進集團公司的運營和發展上全新摸索,開始走上了一條讓林區通過體制機制改革釋放活力,讓經營者、管理者和乾部職工享受改革成果和發展紅利的嶄新之路。

  在這個新舊體制轉換、總局和集團分立分離改革的關鍵時期,70歲的龍江森工,正煥發出無限『青春』,整裝前行,期待它釋放出『激情燃燒的歲月』!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