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現場
搜 索
吃一頓自加熱火鍋『驚動』燃氣報警器 提醒:自加熱食品操作不當可能『自爆』
2018-09-04 11:07:07 來源:生活報  作者:陳明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9月4日訊 不用火、不用電,只需要加一瓶水,就能享受熱騰騰的火鍋……如今,號稱『懶人自煮自熱火鍋』悄悄走紅,一些品牌還紛紛推出米飯、面條、粉絲等自熱食品。然而,自熱食品看似方便,卻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自熱食品的發熱包屬於易燃易爆品,消費者在使用時要非常小心,且坐火車和飛機都不允許攜帶。

  觸發燃氣報警燙炸茶幾玻璃

  消費者小陳自從一次在家吃自熱火鍋導致燃氣報警器報警後,就不敢再吃了。據介紹,她當時按照使用說明的步驟在廚房操作,蓋子開始冒熱氣後打算回屋待會,可還沒離開廚房,燃氣報警器就突然響了。『當時嚇了一跳,害怕燃氣泄漏特意給燃氣公司打了電話,對方上門檢查後說燃氣並未泄漏。』檢查人員稱可能是自熱火鍋惹的禍,因為燃氣報警器只有檢測到一氧化碳超標時纔會報警,可能是自熱火鍋加熱時釋放的氣體觸發了警報。

  此外,消費者小李告訴記者,有一次在家裡玻璃茶幾上吃自熱米飯,盒蓋上的排氣孔剛冒氣,就聽到『?』的一聲玻璃茶幾的一角炸裂了,弄得米飯撒了一地。

  加熱包遇水溫度飆昇操作不當易燙人

  這些自熱商品的外包裝上都有詳細的操作步驟以及『小心蒸汽燙傷、操作過程中請勿靠近明火,勿將本品放至於玻璃等受熱易碎桌面上操作,請勿撕開發熱包、兒童勿獨立操作』等警示。

  記者隨機購買了一盒自熱火鍋,拆開包裝後,先將火鍋底料和所有食材放入餐盒,並加入冷水。隨後撕掉加熱包外袋放入底層盒子,加涼水沒過加熱包。將食材盒置於加熱包上,打開密閉蓋上的透氣孔將火鍋蓋嚴。幾秒鍾後便有蒸氣噴出透氣孔,幾分鍾後盒子中傳出『咕嚕咕嚕』水沸騰的聲音,盒體受熱膨脹變形,靠近飯盒能感受到高溫。過了10多分鍾,盒子傳出『?』的一聲,然後記者家中的燃氣報警器響了起來。關掉燃氣報警器又等了幾分鍾,打開密閉蓋,高溫蒸汽撲面而來。在食用過程中,自熱火鍋一直保持較高溫度。食用完一個小時後,飯盒外部仍感覺燙手。

  記者就發熱原理采訪了自加熱食品的廠家技術人員,對方表示發熱包的主要成分是鐵粉、鋁粉、生石灰、焦炭粉、焙燒硅藻土、活性炭、鹽、碳酸鈉等,加入冷水產生反應,產生熱能,加熱包昇溫後在150℃以上,蒸汽溫度達200℃。同時還會產生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一氧化碳,因此封閉環境裡要特別小心,注意通風。

  提醒:『透氣孔』堵死易爆炸

  消防部門提醒,在制作自熱食品時一定要按照說明書操作,密閉蓋上的透氣孔堵塞的話容易發生小型爆炸燙傷人,因此一定要保持透氣孔暢通。另外,盡量不要放在玻璃餐桌上,以免玻璃炸裂。黑龍江省營養師協會會長、國家一級營養師殳榮表示,自熱食品中蔬菜類原料存在的營養喪失的問題,其營養價值無法與鮮菜相比。另外,自熱食品的餐盒與油脂尤其是加熱的油脂接觸可能會產生危害健康的物質,因此建議不要經常食用。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