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5日訊 夏秋之交,天意漸涼,可在杜爾伯特敖林西伯鄉永發村大橋屯,農民們采蘑菇的熱情卻絲毫沒有『降溫』,搶在入冬前起早貪黑在樹林裡『尋寶』。
『這在以前,別說蘑菇,看見綠影都難!』杜爾伯特敖林西伯鄉永發村大橋屯村民張殿坤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老百姓為了生計放牧開荒伐樹,沒幾年光景,到處都是光禿禿的沙包。地處西北風口的小村落,一下子被風沙包圍。『都不敢開窗戶,地上、炕上都是沙子,堵著門,推都推不開。』回想當年的一幕,張殿坤和村裡人已經當成樂子來講。那年月的大橋屯人,別說好日子,溫飽都要看天的『臉色』。他說:『運氣好,一畝地能打百十斤糧食。一旦刮大風,一年白忙活,苞米苗都被風刮跑了。』
生態環境被破壞給大橋屯村民帶來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植樹造林、恢復生態。2001年,杜爾伯特舉全縣之力治理西北風口大會戰在敖古拉荒坡率先打響。一日復一日,杜爾伯特欠下的生態債一點點還清,大橋屯也漸漸有了『綠色存款』。如今的大橋屯家家戶戶都有林地,農閑時就到林地采蘑菇,坐享生態紅利。
8月24日,記者來到大橋屯自駕驛站,松傘、油蘑、灰頂蘑……村民們向游人叫賣著,蘑菇批發商成袋地稱重。『這是專為采蘑菇的村民建設的交易區。』永發村村書記呂學武告訴記者,別小瞧這蘑菇,松傘曬乾一斤能賣150元錢,油蘑、土蘑好采,甭管批發還是零售,一天每人最少賺300元錢。
『都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本想著給子孫造福,沒想到樹長起來,村民都發起了「蘑菇財」。』呂學武說,雨水好的年頭,兩口人幾個月就能賺3萬多元。范文玲是大橋屯村民,手腳麻利蘑菇采得快,她自己今年依靠賣蘑菇已經賺了兩萬多元錢。大橋屯人人都去采蘑菇,90餘戶家家全都發起『蘑菇財』,『蘑菇屯』早已名聲在外。
曾因風沙肆虐而艱難植樹改變生態,大橋屯又因生態改善而嘗到甜頭。呂學武說,不光是大橋屯,敖古拉荒坡及周邊1萬多畝林地都有蘑菇生長,附近村民每年都能賺上一筆。現在,綠色的大橋屯還吸引了不少游客,村民們不僅采蘑菇又琢磨起旅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