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綠水青山盡顯魅力全域旅游綻放生機 我省發展旅游產業綜述
2018-09-05 09:06: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晶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9月5日訊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分明的黑龍江又以生態淳朴、自然資源優勢突出、旅游資源富集迎來旅游業的大豐收——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8014.33萬人次,同比增長16.87%;實現旅游收入1033.37億元,同比增長22.6%。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不斷昇級完善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黑龍江旅游全域發展,生機盎然。

  旅游資源富集四季都有精品

  今夏,前往鶴鄉齊齊哈爾的游客發現,旅游大格局正改變著這裡。持續叫響『世界大濕地,中國鶴家鄉』旅游品牌的同時,齊齊哈爾打造了一個旅游目的地城市。通過整合全市旅游景區景點資源,以城市為中心,以紮龍濕地、觀丹頂鶴、泡溫泉、游名勝古跡等為重點,精心編制開發出多種一日游、二日游產品組合,開發了『一部手機游鶴城』新產品,實施『鶴城人游鶴城』活動,全面盤活現有旅游資源,激發旅游發展內生動力。這是我省全域旅游的一個雛形。

  上得天時,下得地利,大自然對黑龍江十分厚待。莽莽千裡大森林,是森林洗肺、避暑度假、研學科考的理想之地。廣袤壯闊的大濕地,引得丹頂鶴、東方白鸛等珍稀水禽年復一年來此繁殖棲息,衍生出濕地避暑旅游方興未艾。蜿蜒而流的大界江,在中俄兩國的自然風光中旖旎穿行,界江旅游、對俄跨境旅游在我省獨具優勢。純淨天然的大湖泊,描畫出絕佳的生態和秀美景致。冰清玉潔的大冰雪,幻化出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中國雪鄉』等特色景區,構成了黑龍江極具魅力和獨特優勢的冰雪旅游資源。

  依托大自然恩賜的旅游資源,我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不斷昇級完善,北、中、西、東4條精品旅游線路初步成型。北線以5A級景區北極村為核心,神州北極為品牌,極晝極夜、中國最北、最冷和『找北』等為吸引點,構築大北極旅游區;中線以五大連池和伊春為核心,以小興安嶺森林特色和五大連池火山熔岩地貌、冷礦泉為吸引點,外圍輻射至綏化、鶴崗、黑河等城市;西線以大慶、齊齊哈爾為核心,以紮龍自然保護區、連環湖等濕地景區為特色,以大慶石油文化、丹頂鶴、雪地溫泉等為吸引點,核心景點是紮龍自然保護區,向西可輻射至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滿洲裡口岸;東線以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雪鄉、鏡泊湖為核心,輻射興凱湖、虎頭、撫遠、同江與吉林的長白山。這4條旅游黃金線,均依托於哈爾濱這個全省游客中轉集散地,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太陽島等獨特資源,襯托出『冰城夏都』的特有魅力。

  隨著消費者選擇的不斷細分,我省冰雪游、森林游、邊境游、避暑游、自駕游、濕地游、界江游、候鳥游、康養游等產品形態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主題旅游產品日趨成熟。全省自駕車營地、加油站、標志牌等旅游服務設施不斷完善,重點景區及周邊民宿建設正在推陳出新。高品質、整體化的生態資源,是老年人健康養生、旅居休閑的保障,全國各地到黑龍江旅居養老的候鳥老人每年超過200萬人。

  加快產業發展建設旅游強省

  一個個項目,一項項舉措,我省品牌旅游勝地以不斷提昇游客滿意度為主,從景點景區開始,以旅游產業發展為抓手,打造特色鮮明的旅游產業帶,從而實現產品、市場供需兩旺。今夏五大連池景區就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以世界著名低溫礦泉而形成的五大連池景區,如今已形成特色美食連池魚、礦泉蛋、藥泉豆腐為美食產業鏈,以火山地質、地貌和低溫礦泉形成康療旅游產業鏈,以自駕游、夏令營地、研學科普基地等形成游學產業鏈,十餘項暑期旅游主題活動,吸引著旅游者前來這裡避暑度假。

  『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正是貫徹這一發展理念,我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把黑龍江省建成『全國一流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養老基地、冬季冰雪旅游首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區』,並提出建設『旅游強省』戰略目標。省旅游委負責人說,要堅持『精化產品供給、細化產品營銷、強化市場監管、優化服務質量』四輪齊動,努力做好黑龍江旅游業發展這篇『新字號』大文章。

  做強旅游項目,黑龍江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2017年全省億元以上旅游產業項目76個,哈爾濱萬達文化旅游城、波塞冬海洋王國等一批旅游文化產業大項目投入運營,22個項目被確定為國家優選旅游項目。截至目前,全省有A級旅游景區402家,S級旅游滑雪場26家,省級旅游度假區10家。2017年,全省共接待游客1.64億人次、旅游業總收入19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35%、19.07%,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省機場旅客吞吐量達2210萬人次,同比增長16.7%;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1881萬人次,同比增長15.6%,再居東北之首。

  全省一張『網』一部手機游龍江

  據省旅游委負責人介紹,我省正在引入全國一流的專業公司投資、建設、運營『游客體驗自由自在、服務評價隨處都在、企業經營誠信實在、政府監管無處不在』的『全省旅游一張網』『一部手機游龍江』。

  旅游發展,規劃先行。我省已編制完成《全省旅游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生態旅游專項規劃(2017—2025)》《冰雪產業發展規劃》等,啟動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合作編制《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19—2030年)》和《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年)》項目。與此同時,旅游營銷推廣持續創新,建立了省旅游委、市(地)縣旅游部門、旅游景區分層級營銷機制,把傳統旅游推介會昇級為『不同主題推介會+企業交流會+媒體推廣+互聯網營銷+產品落地』。旅游服務標准顯著提昇,動態管理A級景區,兩年來先後有91家4A級(含)以下景區被取消、降級、警告,佔總數的22.6%;補公共服務短板,全省建成投入旅游廁所1429座,25個自駕游房車營地納入國家重點推進項目。

  開發與保護並重,我省自然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重點實施了平原綠化、濕地保護、水土流失治理、草原恢復、礦山環境治理和松花江水污染防治等重點工程,全面停止林區商業采伐,實現了森林面積、林木蓄積量和森林覆蓋率恢復性的『三增長』。全省自然保護區達到248個,其中國家級36個,位列全國第一。旅游市場監管持續加強,全省9個市(地)、10個縣(市)區旅游部門實現局改委。在全國率先將旅行社經營邊境游和外商投資旅行社兩項行政許可納入『多證合一』整合。出臺《黑龍江省誠信旅游建設『紅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

  著眼於市場要素的配置,我省正在有的放矢,全面構築旅游交通、旅游公共服務、智慧旅游三個網的發展,利用『互聯網+』與『旅游+』,撬動旅游發展結構的變革,一個集景區、鄉村、綜合體、小鎮、城市的旅游發展新結構正在形成,全域旅游的發展架構在我省正展現勃勃生機。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2018年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