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專家共聚龍江推廣玉米種植新模式 較傳統模式可增產20%
2018-09-05 13:48: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紅蕾 王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5日訊(王紅蕾 記者 王亮) 9月4日,2018年東北區玉米競爭力提昇論壇召開,來自全國的玉米行業專家共聚齊齊哈爾市,為提昇東北區玉米競爭力出謀劃策。與會專家在會議中大力推廣『秸稈翻埋還田玉米全程機械化高效綠色栽培模式』,據了解,采用該模式的示范區,較傳統農民種植模式可增產20.84%。

技術展示。東北網記者 王亮攝

  『秸稈翻埋還田玉米全程機械化高效綠色栽培模式』擁有提昇地力、節肥減藥、抗旱節水、提高產能、節本增收等優勢,並適合規模化種植,符合現代化農業發展方向。該模式較農民傳統種植模式可節約成本975元/公頃,玉米增收651公斤/公頃,相當於每公頃增加收入1066元,累計節本增收2041元/公頃。

示范區種植的玉米。東北網記者 王亮攝

  此外,該技術模式還實現了秸稈全量還田,有利於恢復地力,減少秸稈焚燒所帶來的環境污染,是一項作業高效、環境友好的玉米生產技術模式。

  在現場,與會專家還分別做了『農機耕作與地力培育對提昇東北區玉米競爭力的作用』『東北區玉米競爭力提昇與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全程機械化栽培模式創新與東北區玉米競爭力提昇』『玉米產業經濟發展趨勢與東北區競爭力提昇策略』等主題演講。

現場會上,專家為與會人員進行講解。東北網記者 王亮攝

  小貼士

  秸稈翻埋還田玉米全程機械化高效綠色栽培模式:秋季玉米采取機械化收獲,秸稈風乾一周左右,采用秸稈還田機對地表秸稈進行粉碎,秸稈粉碎長度?10 cm;並利用21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帶液壓翻轉犁進行秸稈全量翻埋還田,翻埋深度25-30cm,之後用液壓耙30°角交叉重耙2遍,耙深15-17cm,達到地面平整,春季待播;春季選用早熟、抗性好、後期脫水快的穩產型品種,采用播種機種肥同播,種肥采用『茂施』緩控釋摻混肥,每公頃施肥量600公斤,播後及時鎮壓;同時,在玉米3-5葉期噴施苗後除草劑,秋季采用玉米聯合收割機進行機械化收獲,秸稈拋灑地表。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