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六旬老人不知患有肝炎 急性爆發致肝衰差點要了命
2018-09-10 11:25:0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華虹 徐麗娟 楊金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訊9月10日訊(李華虹 徐麗娟 記者 楊金光)兩個月前,六旬多的孫大娘突然出現乏力、吃不下飯的情況,眼睛和皮膚也開始發黃,小便發紅,到當地醫院檢查後確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老人的病情持續加重,家屬送她來哈醫大二院治療,老人終於轉危為安。

  家住黑龍江省樺南縣的孫大娘,今年65歲。據老人的兒子介紹,老人身體狀況一直很好,感冒發燒的次數都很少。兩個月前,老人開始吃不下飯、渾身乏力,眼睛和皮膚也開始發黃,小便發紅,偶爾還會出現惡心嘔吐和腹瀉的情況。到當地醫院檢查後,纔知道老人竟然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發展迅速,盡管在當地醫院進行了護肝治療,但是老人的病情仍持續加重。

  老人轉入哈醫大二院感染科二病房時,面容蠟黃,已經無法下地走路。楊寶山教授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後,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判斷老人病情已發展為肝髒功能衰竭,便立即與顏炳柱副主任醫師為老人制定了嚴密而周全的治療方案,爭分奪秒的與病魔賽跑。在及時給予老人綜合治療和抗病毒治療的同時,安排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並進一步加強補充老人病情恢復所需的凝血因子。最終,經過一個月的專業治療,老人終於轉危為安。

  楊寶山教授介紹,在我國,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戊肝等)是導致肝衰竭的常見病因。孫大娘雖然原本只是普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但因為從未接受過系統的抗病毒治療,所以當乙肝病毒活動大量復制呈現爆發性的肝髒損害時,病情極難控制,造成了極大的生命威脅。對此,楊教授提醒:平時應注意愛護肝髒,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需要定期復查,及時接受規范治療,切忌當病情發展到無法忍受時纔就醫。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