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處『霸道』的違建。建成就建成了,就心安理得地安然屹立了嗎?每一處違建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不可告人的秘密?是無視法律法規的『法盲』們的自私任性,還是公權力逃避的博弈,是怎樣的幕後故事造就了一處處的違建出現?
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那裡。違建亦是如此,從哈市冬奧村小區高層樓頂私搭亂建的小屋,到學府路287號院內佔廠『圈地』的三層小樓,再到市民身邊不知何時起,不知何人建的那些違章建築,這些建築從建起的那一天,一直到工期完成,究竟有多少是百姓抗爭而被執法部門漠然無視的?
近日,形態各異的違章建築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受輿論壓力,相關部門也出臺了相關措施。此時,執法部門是否應用主動作為去減少違建的存量,用嚴管嚴查、出臺相關機制防止新的違建再出現。而不應等違建建成再去管,而要在違建剛開工建設『冒頭』的時候就主動去處理,一旦違建建成再走程序拆除,時間又是半年以後的事了。
黑龍江省目前正在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各部門也做出『四零服務』承諾,借以提昇部門工作效率服務企業和百姓。那麼,對於這種百姓深惡痛絕的違建行為,為何能長期存在無法拆除?執法部門此時能否拿出擔當,主動去作為,果敢有效地為百姓解懮。
一處處違建,基本是個別單位或個人為了滿足私利,他們置消防安全隱患、大眾利益所不顧,自顧享受著違建給他們帶來的『好處』。此時,執法部門是否應該用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深入基層去處理違建,而不是將此事作為民不舉官不究的事情去對待。鏟除違建能夠滋生的土壤,讓違建沒有空子可鑽,這也是對整個社會公平的維護。
|
責任編輯:李玥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