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精雕細琢加工模型轉輪--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技師任鵬遠
2018-09-17 08:5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美時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任鵬遠在操作數控車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黑龍江日報9月17日訊 東北三省最大的水電站之一豐滿水電站、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世界最大的超級水電站三峽水電站……從業十五年來,他參與了一系列世界級、國家級重要水利發電項目的模型轉輪及裝置的加工工作。

  2015年,他代表公司參加了哈爾濱市第十四屆職工技術運動會,從近百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數控車工組第一名,晉昇為高級技師,並獲得『最佳技術能手』稱號,同時獲得『黑龍江省技術能手』稱號。

  這一切成績和榮譽的主人公,是年僅35歲的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技師任鵬遠。沿著哈爾濱電機廠廠內的主路一直走,任鵬遠工作的試驗車間就在廠子的裡面。采訪他時,正趕上哈爾濱電機廠在放高溫假,『來得還真挺巧,前幾天你們要來采訪的話,我還真不一定有時間』。任鵬遠介紹,由於工作的特殊性質,他們經常加班加點工作,忙碌是他們的工作常態。其中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在三峽水電站的模型裝置生產過程中連續72小時的高強度作業。『生產過程都是一序接一序的,為了搶時間,我這七十多個小時中幾乎沒合過眼』,他說。

  加工模型轉輪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車床是最後一序,該序的特點是尺寸公差多,精度要求高,一個小失誤都可能會降低轉輪的效率,從而影響模型試驗結果。任鵬遠不允許自己在模型轉輪的加工中有半點的疏忽,對待每一個工件都精益求精,精雕細琢。入廠十五年來,經其手加工的模型轉輪從未出現過一臺不合格品,交檢成功率達到百分之百。

  『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出質量最好的模型轉輪和裝置,這樣纔能更具有市場競爭力』,他一邊介紹著他平時的工作,一邊領記者參觀他們工作的車間。『我這臺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是哈電最先進的,也是國內最先進的車床之一』,指著工作中的『老伙伴』——他的專屬車床,任鵬遠驕傲地說著,語氣中充滿著對工作的熱情和自豪。

  2013年,這臺機床剛調試完畢,車間就接到了加工電機轉軸的任務。轉軸精度要求非常高,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全部要求在0.03毫米以內。為保證加工精度,車間要求車序、鏜序、銑序、鑽序等其他工序全部要在這一臺機床上完成。任鵬遠廢寢忘食地鑽研自學並向生產廠家人員請教,只用了半個月就掌握了該機床的三軸以及四軸聯動的編程和操作,在近一個月的加工過程中,完成了轉軸上所有車削、銑削、鏜削以及鑽削的加工工作,攻克了加工軸體18度等分鍵槽、三軸聯動加工軸向腰型孔、三軸聯動加工徑向腰型孔、車銑聯動加工端面鍵槽等難關。還自己設計改進了廠家自帶的中心架,使轉軸經過多次掉頭仍然保證了全部的形位公差。最後他按期完成任務,58個公差一次交檢全部合格。

  『這活乾的真漂亮』,任鵬遠說這是他聽過對他最好的稱贊,為了這句認可和稱贊,他在背後也沒少下功夫。『我把模型轉輪加工中遇到的難點全部記錄在筆記本中,然後在加工過程中慢慢總結經驗與心得並將它們通過反復的推敲與試驗,總結出一整套加工模型轉輪的方法。』任鵬遠掏出了平時記錄用的筆記本,記者看到上面記錄著《利用宏程序加工橢圓和非圓類曲線》《車削加工中心x軸y軸零點存在誤差時的校正方法》……這些任鵬遠平時積累的經驗不但讓其他技師能少走彎路,也作為技術創新成果在業界內部和公司內多次獲得獎勵。

  在自己技術能力日趨成熟的同時,任鵬遠還將自己多年來總結的這些經驗傳授給所在班組其他成員,先後培養出四位高級工徒弟,現在都能獨立承擔本崗位生產技術關鍵任務。

  任鵬遠的爺爺和叔叔都曾在哈爾濱電機廠工作過,作為電機廠『第三代』,他對這裡的一切都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說,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永遠不會過時,今後工作中,他要繼承父輩們頑強拼搏的工作韌勁,以對每一道生產工序負責的精神,努力帶動更多的技術工人發揚工匠精神,踏踏實實地工作,不負時代、不辱使命,為老工業基地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青年英纔耀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