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科普盛宴來襲智慧點亮生活 黑龍江省全國科普日邀您一起走進科技世界
2018-09-19 09:29:2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銘陽 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科普互動劇表演點燃孩子們的科學熱情。

  黑龍江日報9月19日訊 指揮機器人踢足球,親手制作火箭模型,戴上VR眼鏡暢游神秘的海底世界,觀看無人機、科普劇表演……15日,在哈爾濱啟幕的2018年黑龍江·哈爾濱全國科普日暨金秋科普月活動現場,一場以『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為主題的形式多樣、互動參與性強的科普盛宴吸引了社區居民、青少年及科普志願者等近萬人參加。

  本次主場活動由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委和省科學院等單位聯合主辦。

  花式機器人:開啟寓教於樂新模式

  在哈爾濱西城紅場廣場,一組由機器人帶來的『金秋舞龍江』舞蹈表演燃爆全場。現場觀眾紛紛拿起手機拍照、錄影。在本次全國科普日活動現場,機器人元素成為當之無愧的『人氣王』,由工作人員裝扮而成的4個機甲機器人吸引了眾多市民合影留念,成為活動現場的一道風景線。

  由中國機器人運動哈爾濱競委會、省機器人學會等帶來的各式機器人賺足了公眾眼球。在一款『足球機器人』前,記者看到一位小學生正通過手柄操作機器人,運球、調整方向、踢球等動作一氣呵成,『真棒!這麼快就進球了。』現場的工作人員孫雨虹在指導和鼓勵小朋友操作的同時告訴記者,『現在的機器人種類有很多,智能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競賽機器人等等。機器人編程教育進校園的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家長關注並喜歡上機器人。』

  記者在其中還看到了一款『畫圖機器人』,據介紹,該款機器人操作簡單,可根據編程畫出指定圖案。而且編程相對簡單,小學生就可以通過簡單的編程完成一臺畫圖機器人的設計。此外,在『木質機器人』前也集聚了很多小朋友和家長,所謂木質機器人可以說是對經典平面拼圖的進化再生,將平面化的思維轉向立體化思維,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可組裝出小汽車、八音盒、小夜燈等仿真木質產品,讓小朋友們愛不釋手。家長們表示,支持孩子們去嘗試,這樣的機器人可以培養創造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足球機器人吸引孩子們競相體驗。

  智慧醫療: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據介紹,本次活動聚焦『創新』和『智慧』兩個關鍵詞,一方面更加突出萬眾創新,展示的創新成果不僅有『高大上』的前沿科技,也有很多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百姓創意』;另一方面也更加突出智慧生活,通過現場演示,讓公眾充分體驗科技創造的美好未來。

  在智慧醫療展區,群眾有序地排起長隊,等候糖尿病、甲狀腺結節等項目的篩查。現場還有患者家屬拿著CT片從外地趕來,希望在場的醫生能幫忙看看片子。

  在醫療新技術成果展中,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無創無射線的胃腸超聲檢查』,『胃腸超聲造影劑由薏苡仁、淮山藥、陳皮等多種中藥組成,營養豐富。檢查前也不需要特殊的准備,空腹就可以。把像苞米面粥一樣的造影劑喝下去,就可以實現無痛、無創、無射線檢查。』工作人員介紹,這項胃腸超聲檢查適用於所有人群,包括心、腦不健康的老年人、不願意和不能配合胃鏡的兒童及患有一些疾病不能做胃鏡檢查的人群,尤其適合健康人群的體檢和篩查早期胃癌。『我回去就打算做一個。』聽完講解旁邊的一位群眾說。

  活動現場,還能看到針對子宮肌瘤提供的微創射頻消融術、無輻射的四維輸卵管超聲造影檢查等醫療新技術;通過智能健康檢測設備對現場參與觀眾進行健康檢查,同時利用智能儀器給出科學健康指導……

  清潔燃料:呵護藍天白雲

  在一處新能源展區,裝著白色、黃色、橙色等由淺漸深液體的容器瓶一字排開。黑龍江雄韜偉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都是醇基燃料,顏色不同是由於產品的熱值不同,以便應用在車輛加油、燒鍋爐等不同領域中。公司以『甲醇經濟,替代能源』為宗旨,致力於環保醇基液體燃料的研發,代替汽油、液化氣、燃氣、煤炭等傳統燃料,既綠色環保又高效節能。公司目前的核心產品有新能源環保清潔燃料、鍋爐用清潔燃料等。其中,車用新能源環保型清潔燃料是一種新型替代能源產品,可有效降低我國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同時還可解決因油品質量不好,燃燒不充分而導致的排放超標問題,降低尾氣排放,呵護藍天白雲。『我們已經在哈爾濱建立了一家車用新能源環保型清潔燃料加油站,市民加一箱油可比傳統加汽油省60元以上。』工作人員介紹說。

  在現場,不少企業向前來參與活動的市民推介了高新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展示創客教育、無人機等科技發展成果,傳播創新發展理念。還有近百名科普志願者為市民宣講科普知識,發放科普資料,普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防災應急、身心健康、食品安全等知識。

  互動參與:讓科普由『單向傳輸』變『多向』交流

  此次我省全國科普日活動更加突出互動參與。通過形式靈活、百姓喜聞樂見的科普演出等活動,讓科普由『單向傳輸』變為『多向』交流,為社會公眾奉獻了一場全方位的科普盛宴。

  『聽老師講了我國的長征火箭和載人飛船,感覺真是太神奇了。我要努力學習,長大以後為祖國的科學技術發展貢獻力量。』來自伊春市金山屯區的留守兒童小佳琪認真地說,並自豪地向記者展示她剛剛拼裝好的長征2F火箭模型。25名來自伊春市金山屯區的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孩子現場進行了火箭模型制作比賽。作為這項公益活動的組織者,全國『十大科學傳播人』、我省基層科普工作者李光對孩子們進行現場指導,並通過模型的制作為孩子們講解火箭的構造和火箭昇空的原理。李光告訴記者,他組織這25名孩子來哈爾濱參加我省全國科普日開幕活動,希望能在山區青少年的心中播種下科學的種子。

  活動現場,省科技館的工作人員為小朋友們帶來了精彩的科普互動劇,通過『滴水不漏』等小魔術的表演,為現場的小朋友講解了大氣壓強等知識。通過互動參與,把生活中所蘊含的科學原理以獨特的方式展現出來,讓現場的觀眾尤其是中小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科學的趣味性。

  『3D打印、VR技術這些以前我不太了解的東西,今天在現場體驗過後都明白了。』一位正在體驗VR眼鏡的觀眾告訴記者。現場觀眾紛紛表示,希望有更多的科普活動采用這種親身體驗的形式來開展。

  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陶福勝表示,舉辦一年一度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就是要通過集中開展科普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提昇全民科學素質。我省今年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將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1000餘項科普活動,其中特色科普活動293項。通過創造性地開展一系列活動,促進科技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推動全社會形成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昇,厚植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沃土,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