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紀念品。記者蘇強攝
黑龍江日報9月19日訊 中國旅游研究院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市累計接待游客4085.9萬人次,同比增長9.3%,旅游總收入655.1億元,同比增長14.0%;2016年以來,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實現年均15%以上的快速增長,穩居東北四大機場之首……數字標志著哈爾濱作為東北亞地區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吸引力日益增強,『冰城夏都』名揚海內外。
讓海內外游人在領略哈爾濱獨特風情的同時,如何滿載而歸把地方特色鮮明的『伴手禮』帶回去?在哈爾濱紅腸、大列巴、俄羅斯套娃等傳統旅游紀念品外,如何讓『伴手禮』更豐富多彩?日前哈市在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之際,舉辦了2018哈爾濱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參賽作品讓人眼前為之一亮!
千餘件『新面孔』亮相
此次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中,《哈爾濱大劇院藍牙音響》和《銅坐龍多功能播放器》分別獲得實物類的金獎和銅獎。兩者不僅把哈爾濱的音樂文化和金源文化融入其中,而且在注重裝飾性的同時,突出了實用性。哈爾濱大劇院藍牙音響的主創人員耿耿告訴記者,哈爾濱大劇院作為地標性建築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我們這座城市又與音樂密不可分,所以他們在設計上將建築和音樂元素融合。而在實用性上,結合當下網絡音樂的普及,最終將其設計為一款音響。她說:『獲獎後,我們被很多旅行社和單位團體關注,希望能夠訂購。現在,我們准備量產,將其作為伴手禮進行銷售。』
黑龍江今日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市場負責人范麗娜說,銅坐龍是金源文化的代表,非常具有地域特征,從宣傳哈爾濱文化的角度,他們把銅坐龍作為創作主要元素。『這款多功能播放器具備了錄音、插SD卡、藍牙連接等功能,重量在1斤左右,便於攜帶。今後我們還將把銅坐龍元素融入到小型無人機、手機殼、充電器等在內的一系列產品中。』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大賽參賽作品分為設計類和實物類,共一千餘件,其中設計類佔比56%,實物類佔比44%。作品涵蓋哈爾濱吉祥物、哈爾濱元素電子產品、哈爾濱老建築油畫、漆畫傳統手工制品等。
『比賽重點關注的是參賽作品的實用性。』哈市旅游委規劃產業處常玉仙說。旅游紀念品一直是哈市旅游業的『短腿』,主辦方希望通過舉辦此次大賽把短板補齊。常玉仙表示:『今年開始將連續舉辦旅游紀念品大賽,目標就是每年都要出「爆款」,讓其變成系列產品。讓游客來到哈爾濱,能帶走有地域特色的「伴手禮」,讓旅游紀念品成為哈爾濱的一張名片。』
挖掘『非遺』作品資源
哈爾濱有著獨特的地域歷史文化,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為旅游紀念品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創作空間。記者注意到,此次大賽中,包括麥秸首飾盒、葫蘆工藝茶具系列等在內的多個『非遺』作品獲獎。哈市工藝美術有限責任公司李寶霞說:『以往我們在制作「非遺」作品時,都只注重裝飾性,缺少實用性,在套娃的啟發下,我們用麥稈剪貼制作出了套盒,而圖案則將丁香、雪鄉、索菲亞等家鄉元素融入其中;我們還用麥秸稈制作了書簽、不倒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實際上,『非遺』作品應是旅游紀念品重要組成部分,而代表著地域特色、與市場接軌,並大批量生產的『非遺』元素旅游紀念品並不多。『很多「非遺」作品只能觀賞,不具有實用性和時尚感,很難與市場接軌,更難被消費者接受。』她說。
哈市文廣新局公共文化產業處張濤表示:『「非遺」作品大多是手工制作,固然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但量產難價格高。非遺傳承人應轉變思路,借鑒南方發達地區做法,開發更多的衍生產品,與企業合作進行量產豐富旅游紀念品。』常玉仙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比賽來把哈市「非遺」資源進一步整合,開發出更多更好的冰城伴手禮。』
提昇旅游商品附加值
哈爾濱城市個性鮮明,旅游資源獨具特色,在歷史、文化、旅游、藝術、建築等方面可挖掘的元素很多,潛力巨大。近年來,一些『有心人』正不斷結合城市特點和地域文化將新元素注入旅游紀念品中。
『嘉駒手繪』的創始人孫嘉駒以哈爾濱老建築為創作載體,目前已經有鐵藝書簽、冰箱貼、T恤、帆布包等20個類別、200餘款產品面世,備受好評,已經成為外地游客來哈爾濱必買『伴手禮』。他告訴記者:『我們這座城市充滿歐陸風情,而老建築正是城市文化記憶的載體,所以將這些融入到紀念品中,希望讓更多外地游客更加了解這座城市。』
而作為樺樹皮畫傳承人的唐德濱則將一整張樺樹皮剩下的『邊角廢料』制作成小工藝品,將雪鄉和濕地繪在上面。他說:『這些小工藝品方便攜帶,更起到了宣傳家鄉旅游的作用,非常受歡迎。』
采訪中,有業內人士建議,以哈市地域文化為依托進行旅游商品開發,不僅能提昇旅游商品的附加值,而且對哈市文化的傳播和旅游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對本地文化做深入研究,如冰雪、建築、音樂等,系列化產品能提昇地域文化的內涵和影響力。此外,哈爾濱旅游紀念品一直缺乏實用性生活類產品,專家建議,哈市應側重實用性開發生活類產品,比如U盤、餐墊、音樂盒、絲巾、首飾等;同時要更多關注青年這一消費主體,在開發設計上增強時尚化。要開發高端產品,形成低中高不同檔次文創產品,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