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9月19日訊 整齊怡人的小村莊、綠樹成蔭的休閑廣場、平整潔淨的水泥路面……行走在綠色田野環抱的牡丹江,人們會發現,『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已成為現代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真實寫照。
牡丹江的美在山水,更美在鄉村。在描繪雪城全面振興發展的藍圖中,美麗鄉村建設始終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中央、省委的總體部署,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長期的戰略任務,持之以恆的加以推進,促進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城鄉公共服務差距明顯縮小,在第一輪美麗鄉村建設中走在全省前列。
從幾年前的髒亂差環境到現在的『十佳小康村』,寧安市海浪鎮盤嶺村村民譚憲平說,現在,村屯內外已煥然一新,成為周邊市民農家樂、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市農委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廣大農村與過去相比,民生在改善,面貌在提昇,幸福指數在提高;與省內其他地市相比,我市農民最富,收入連續多年全省第一,『路、能、水、林、田、房』等硬件建設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市示范村佔行政村總數的13.1%,具有廣泛的基礎優勢。
美麗鄉村建設啟動以來,全市堅持『底線之上抓提昇』的思路,突出生態優勢、產業特色、鄉土風貌和文明內涵,實施山水田林路綜合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同步推進,推動全市美麗鄉村建設由點向面拓展、由表及裡延伸。全市累計投入資金20.15億元,建設示范村115個,達標村384個,打造沿海長公路、G11公路、綏穆公路等示范帶(區)11個,形成了多元化投入、集約化建設、集群式推進、精品化示范的美麗鄉村建設格局。寧安市、海林市、穆棱市、林口縣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寧安市盤嶺村成為全國『十佳小康村』;穆棱市保安村、東寧市夾信子村、寧安市明星村成為全國美麗鄉村試點村;寧安市勤勞村、西安區中興村成為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海林市模范村、林口縣紅林村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黨的十九大就建設美麗鄉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論斷、新舉措,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重要遵循,也提出更高要求。』市農委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我市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進一步認真研究新形勢、謀劃新思路、明確新任務、制定新措施,積極穩妥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振興發展。
【記者點評】美麗鄉村入畫來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建設美麗鄉村,生產是基礎,生態是保障。只有生產、生態共同發展,纔能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不斷提昇美麗鄉村建設品位,以農求穩,以工求富,以商求進,纔能推動鄉村走上致富路。
寧安市蘭崗鎮的香瓜、草莓、葡萄大棚成了觀光采摘園,渤海鎮西河村、上京村的朝鮮族聚居區變成民俗風情游景點,海林市橫道鎮、長汀鎮的山水變成生態觀光景區……近年來,牡丹江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更興起了『美麗產業』,一些原本窮鄉僻壤、人跡罕至的地方,如今游客絡繹不絕,豐富了全市農村的產業業態,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