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 (記者 佘雨桐) 油田一直是生產領域的高危行業,具有安全風險高、管理難度大、社會關聯度高等特點。 18日,『安全生產龍江行』采訪組走進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天然氣分公司油氣加工三大隊北I-1油氣處理廠,探訪這家企業風險管控的做法及成效。

檢測員檢測油泵的運行壓力。東北網佘雨桐 攝

主控室操作人員實時監控安全生產數據。東北網記者佘雨桐 攝
采訪組走進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油氣加工三大隊,在原油泵房,巡檢人穿戴著安全帽、防衝擊眼鏡、工服、工鞋。攜帶著紅外測溫儀、便攜式測振儀、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儀等三個檢測儀器,以及防爆工具、聽診器等巡檢工具。這些用來檢測電機,油泵有無溫度異常,檢測電機和油泵在運行聲音異常時的振動數據,可燃氣體檢測儀是檢測現場是否存在天然氣等生產介質泄漏等問題。據了解,該油氣處理廠主控崗有30名成員,分成5班每個班組有6個人,每小時2個人按規定路線、時間、帶巡檢包,運用聽、聞、測、摸、查等方式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檢,發現異常及時回到主控室進行記錄進行調整,對發現可能發生的風險,會及時向上級領導進行匯報,采取措施,每個巡檢點都有視頻留下痕跡。
據天然氣分公司油氣加工三大隊生產副大隊長陳超介紹,大隊從守住安全紅線是裝置全體員工的共識從源頭做起全力防止可能導致著火爆炸和能量以外釋放的油氣泄露,早發現、早解決、早處理問題;按照較大以上隱患判定標准,將風險防范由安全一個專業擴展到工藝、電器、儀表、設備全專業管專業管工作,大隊相繼出臺了『屬地風險分級防控制度』;建立完善工作前安全分析制度,在常規、非常規作業前,班組長進行風險識別,填寫工作前安全分析表,告知員工工作中防范的關鍵環節,確保工作的員工懂了纔可以工作,否則停止工作,真正把風險防控融入日常生產、生活之中,確保零傷害、無工傷。
據介紹,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管理著30套油氣生產裝置、87座計量閥組間,2036公裡的天然氣、輕烴管道,各類動靜密封點達26萬個,每年集輸天然氣40億立方米,穩定原油3000萬噸,生產輕烴100萬噸。該企業秉持『生命至高無上、責任重於泰山』的安全理念,把追求本質安全作為工作使命和責任目標,積極推進『寫風險、控風險、消風險』工作,堅持全員參與、全程管控、全方位消除,將風險分級管控做實、做細,實現了連續二十四年安全無事故,榮獲大慶油田安全生產金牌二十四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