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市望奎縣:『詩詞之縣』隨處可見文化牆
2018-09-19 15:55:42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9月19日訊 宣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觀的文化詩詞牆,繁花綠草裝點的幽幽曲徑洋溢著生機和活力,折射著現代文化氣息的休閑廣場,無不展示著綏化市望奎縣後三鄉正蘭前三村的日新月異……這裡不僅有3200平方米的文化休閑廣場,村民房前屋後乾淨明亮,鄉村環境變得更好了。8月9日,望奎作為全省首批5個縣(市),經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實現脫貧摘帽。

  開展『十佳孝星』評比為貧困學子發助學『紅包』

  8月27日下午3點,家住望奎縣後三鄉的馮立坤收到了一個大獎狀和『大紅包』,這是她第一次被評為鄉裡的『十佳孝星』,看著獎勵的1000塊錢,『雖然婆婆多病,但是我覺得照顧她是本分,以後我會對婆婆比現在更好。』馮立坤笑得合不攏嘴。

  據後三鄉黨委書記李凌宇講,『感動後三·十佳孝星』已經開展了五屆,活動開展以來,群眾廣泛參與,湧現出一批尊老愛老、孝敬父母的優秀代表。同時,號召全鄉廣大乾部群眾要向受到表彰的『感動後三·十佳孝星』學習,在全鄉掀起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孝老的熱潮。

  除了老人,還啟動開展了『扶貧助學˙德滿後三』活動,為80名貧困學子每人發放助學金500元;還邀請省惠農小分隊到廂白七村開展了『美麗鄉村·惠農萬裡行』暨扶貧三下鄉活動,邀請縣文藝團體到正蘭前三村以精准扶貧為主題的『美麗前三·金秋放歌』和皮影戲演出,進一步煥發了全鄉乾部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斗志。

  縣鄉通鄉鄉通屯屯通環境美了村民樂了

  據了解,望奎縣通過采取『PPP』模式融資2.54億元,完成國省道工程12公裡,鄉村路網改善工程116.4公裡,撤並村通暢工程199.5公裡,窄路面加寬工程502.8公裡,真正實現了縣鄉通、鄉鄉通、鄉村通和屯屯通。積極實施飲水安全工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5%。同時,每年都開展春季、秋季環境整治活動,采取的『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垃圾處理模式得到了央視關注,現在每個村都有專職保潔隊、專用車輛,垃圾基本做到日產日清,『環境整治』在村屯已實現常態化。近年來共投資16.1億元,改造農村泥草房2.7萬戶,目前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91.2%,全縣通過村民自建、政府幫建、集中建設等方式,使5709戶貧困戶全部住上了安全放心房。

  望奎縣通過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等措施,絕大多數貧困戶脫貧。同時,全縣還開展『雨露計劃』農民實用技術培訓34期,累計培訓1128人次,貧困人口的文化知識和農業科技水平得到明顯提昇。

  完成34個貧困村文化廣場和文化活動室建設

  望奎是『中國書法之鄉』、黃河以北第一家『中華詩詞之縣』。近年來,圍繞鞏固『中國書法之鄉』成果,充分利用『中華詩詞之縣』優勢,在全縣開展了脫貧攻堅詩詞作品征集活動,共征集作品300餘首,從中收錄60首編輯成冊,同時在《黑土文藝》、《雙龍詩聯》等文藝期刊及縣網信公眾號上刊播。同時,重點武裝完成了34個貧困村文化廣場和文化活動室建設,並且致力於村村屯屯隨處都見文化詩詞牆。

  望奎縣縣委書記單偉紅表示,打好脫貧攻堅戰,除了要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變『冷觀熱嘲』為『積極參與』。望奎縣以建設美麗鄉村、推動產業振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傳統文化等為切入點,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果。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