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搜 索
黑龍江省舉辦愛牙日宣傳義診活動 發布《『健康口腔』倡議書》
2018-09-20 14:01:3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廣龍 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20日訊 (張廣龍 記者杜筱) 9月20日是我國第30個『全國愛牙日』。當天上午,黑龍江省16家口腔病防治機構的百餘名專家在革新街教堂廣場參加了由黑龍江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辦,黑龍江省口腔病防治院協辦的主題為『健康龍江行愛牙每一天』的主題宣傳義診活動,為現場的市民進行了義診和諮詢服務。同時,黑龍江省發布了《『健康口腔』行動倡議書》,倡導公眾科學維護口腔健康。

  醫務人員向市民講解如何正確刷牙。

  醫務人員為市民進行牙齒檢查。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牙齒健康標准是:『8020』,即80歲的老人至少應有20顆功能牙(即能夠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動的牙)。該標准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延長牙齒的壽命來保證人的長壽和提高生命質量。口腔健康是國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關系到全身健康的諸多方面,牙齒一旦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人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不僅影響口腔咀嚼、發音等生理功能,還與腦卒中、心髒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全身疾病有密切關系。

  為推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乾預項目工作,踐行健康龍江行動,為進一步提昇人民口腔健康素養水平,以2018年第三十屆『全國愛牙日』為契機,黑龍江省開展主題義診宣傳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在群眾中進行口腔病防治知識的普及教育,促進口腔健康行為養成,實現全民口腔健康。

  醫務人員為市民進行口腔檢查。

  愛護牙齒,從孩子做起。

  醫護人員向市民講解口腔疾病防治知識。

  黑龍江省口腔病防治院院長、黑龍江省兒童口腔疾病綜合乾預項目辦公室主任李岩認為,開展口腔健康宣傳教育作為促進口腔健康最基本、最簡便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預防口腔疾病,降低患病率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黑龍江省口腔病防治機構的龍頭單位,黑龍江省口腔病防治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帶領全省口腔病防治機構一起,承擔起全省人民口腔疾病的防治重任。今天舉辦『全國愛牙日』主題宣傳活動,就是要告訴廣大市民,口腔疾病可防、可控、可治。

  據介紹,2017年,我國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達到60%以上,有85%的居民都對口腔保健持積極態度,但每天兩次刷牙率、含氟牙膏使用率等口腔行為習慣比例仍不足一半。為踐行健康龍江和『三減三健』行動,提高廣大群眾口腔健康素養水平,引導形成自主自律的口腔健康行為,實現人人享有健康口腔的目標,在第30個『全國愛牙日』之際,黑龍江省特別發布《『健康口腔』行動倡議書》。

  附:《『健康口腔』行動倡議書》全文

  一、每天有效刷牙兩次

  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後不應再進食。使用牙線或牙縫刷清潔牙齒鄰面,以達到徹底清潔牙齒的目的。

  二、倡導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降低牙齒脫礦和促進牙齒再礦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長,是安全、有效的防齲措施。三歲以上的兒童每次用量為黃豆粒(豌豆粒)大小,成人每次用量為1克左右的膏體即可。

  三、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糖是引起齲病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應減少每天吃糖的次數,少喝碳酸飲料,進食後用清水或茶水漱口。同時,成年人應戒煙限酒,遠離檳榔,積極預防口腔癌。

  四、定期口腔健康檢查

  每年至少一次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及時發現口腔疾病,早期治療。並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和控制口腔疾病的發展。提倡每年潔牙一次,保持牙齒堅固和牙周健康。

  五、不要帶著口腔疾病懷孕

  女性在計劃懷孕前就應主動接受口腔健康檢查,及時治療口腔疾病,避免在懷孕早期或晚期接受復雜口腔治療,會因為緊張和疼痛等,增加胎兒流產或早產的風險。

  六、孩子口腔健康是家長的責任

  嬰兒出生之後,家長應每天用軟紗布擦洗口腔,牙齒萌出後,可用紗布或軟毛刷清潔口腔和牙齒。7歲以前,父母都應當幫助和監督兒童刷牙,引導其養成正確良好口腔衛生習慣。

  七、為適齡兒童進行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是預防恆磨牙窩溝齲的最有效方法,操作過程無痛、無創。恆磨牙完全萌出後經口腔醫生檢查確認符合適應證可做窩溝封閉。

  八、牙齒缺失應及時修復

  牙齒缺失不僅影響進食,還會導致口腔內其他牙齒的問題。不論失牙多少,都應及時進行義齒修復。鑲牙一般在拔牙2-3個月後進行。

  以維護口腔健康,促進全身健康,踐行『三減三健』,助力『全民健康』。希望通過開展此次『全國愛牙日』活動,與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建立起一座溝通和信任的橋梁,更廣泛和深入地傳播口腔健康的理念,將有效維護口腔健康常識與方式方法傳遞到群眾中去,使廣大群眾擺脫老舊觀念束縛,增強自我口腔保健能力,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真正做到『護健康口腔、助健康體魄、享健康生活』。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