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堅決打擊違法行為 保護野生林蛙資源
2018-09-21 09:25:52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呂曉明 王雅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21日訊 為保護野生動物資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9月20日,市林業部門組織開展野生林蛙保護集中整治行動,兵分多路對部分農貿市場、國有林場開展突擊檢查。同時,向各縣(市)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級林業部門加強源頭管理,加大野生林蛙棲息地巡查、巡護力度。

  據了解,結合牡丹江本地氣候條件、林蛙秋季生活特點,牡丹江市林業部門開始集中力量堅決打擊違法捕獵、銷售野生林蛙的行為,進一步確保林區內野生林蛙及棲息地安全,加快推進牡丹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多作貢獻。

  當日,在東安農貿市場林蛙銷售攤點,市森林公安局執法人員經檢查發現,2個業戶均有省、市林業部門頒發的野生動物及其產品許可證,並且承包山林開展林蛙養殖。檢查期間,合法經營業戶對政府部門堅決查處違法捕獵、銷售林蛙等野生動物的行動表示支持。

  在愛民區三道關鎮六村南溝,市森林公安局執法人員和市三道林場三岔河管護站工作人員發現違法捕捉林蛙行為,拆除『捕蛙趟子』700餘米。『捕蛙趟子』是用塑料薄膜在林蛙進入河流的必經之地設置的障礙,林蛙跳躍高度無法通過這個塑料薄膜,最終被捕蛙人捕獲。下一步,三道林場將進一步加大警示教育和執法監督檢查力度,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森林資源。

  市林業局相關人士表示,近期林業部門將對入山人員加強管理,確保巡查、巡護工作不留死角,有效預防破壞野生林蛙資源的案件發生。各林場要做到管護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目標管理,對發現的圍擋、攔山套、『旱亮子』等捕獵工具及時拆除並上繳市森林公安局,努力預防、遏制捕獵野生動物行為的發生。牡丹江市將繼續嚴格審核、發放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和經營利用許可證,引導目前擁有林蛙馴養繁殖許可證的24家企業進一步規范經營。

  近年來,牡丹江市林業部門與工商、檢疫等部門相互配合,在林區采取高壓態勢積極保護林蛙等野生動物,並對餐館飯店、農貿市場等經營場所開展全面監督檢查,做到發現一起、打擊一起、曝光一起,使牡丹江市違法捕獵、銷售林蛙的案件呈現逐步下降趨勢。

  【記者點評】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記得在很多年以前,啄木鳥被稱為『森林的醫生』,因為如果林區有大量的啄木鳥,可以消滅冬季躲藏在樹皮下80%左右的害蟲。

  與此同理,野生林蛙以昆蟲和蠕蟲為食,每只林蛙一年可捕食3萬多只昆蟲,是名副其實的『森林衛士』,屬於國家保護動物,2008年被納入國家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大量違法捕殺野生林蛙,可能導致森林病蟲害爆發,破壞當地生態平衡。換言之,切實保護林蛙等野生動物,不僅有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還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讓牡丹江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成為城鄉居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應該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努力做好林蛙等野生動物保護這類具體、實在的工作,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牡丹江全面發展的喜人變化。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林蛙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看似瑣碎,卻能從一個側面展現基層政府的執政能力和相關部門的管理能力,更能展現出市民群眾的文明素質,從我做起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從這個意義上說,開展野生林蛙保護集中整治行動,可以讓野生林蛙在安全的棲息地自然繁衍,讓牡丹江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 (呂曉明)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