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5日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大幕開啟,連日來,我市各縣(市)區農民兄弟都在金燦燦的田地間忙碌,用辛勤的勞作換來五谷豐登,用歡快的歌舞抒發豐收的喜悅。
富裕縣友誼鄉五家子村是少數民族聚居村,村裡51%的村民是柯爾克孜族,還有部分達斡爾族和滿族村民,從2011年開始大面積種植水稻,已經由最初的300畝水田發展到現在的5300畝水田,金燦燦的水稻為這裡的農民帶來了滿意的收入,2017年,這個村的人均收入達到9850元。由於水稻種植經驗豐富,配套設施完善,再加上國家的好政策,今年,五家子村迎來的又是一個豐收年,預計今年這個村每畝水稻能打1100斤糧食。村民李全生說,我今年種了300多畝水田,國家政策特別好,還給農民補貼,我作為中國農民對今後種水稻特別有奔頭。
訥河興旺鄂溫克族自治鄉永久村利民食用菌合作社的社員們冒雨趕到合作社的地裡采摘赤松茸,這種百姓俗稱大球蓋菇的食用菌品種從今年6月采摘以來,平均以每斤十塊錢的價格讓社員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社員歷文舉說,2017年冬天時,我們加入食用菌合作社,每個人投資兩萬元,2018年雨水好,產量也是逐步提高,每天都能達到一千四五百斤,預計今年我們每個股東都能分到五萬到六萬塊錢。
梅裡斯達斡爾族區今年風調雨順,原野裡滿眼都是金黃的稻田、郁郁蔥蔥的玉米和鮮翠欲滴的大白菜。作為特色民族鄉鎮,這裡的達斡爾族群眾還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每天勞作結束,在家中長者的帶領下大家駕著驢車,一路高歌回家,享受勞動的快樂,表達豐收的喜悅。
在龍江縣廣厚鄉的一處農田,一望無際的水稻籽粒飽滿,金黃的稻穗隨風搖曳等待著人們的收獲。為了及時將豐收的水稻顆粒歸倉,稻農們正在加班加點地進行秋收作業。由於今年雨水充足,管理到位,龍江縣的62萬畝水稻長勢格外的好。預計今年全縣糧食總產可達到56億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