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9月26日訊 『菜籃子』和『暖屋子』都是咱鶴城市民最為關心的兩件『家務事』。9月24日清晨,家住曙光村6組的毛老漢早上7點鍾已在自家的4個大棚裡起秋菜了。這是今年最後一茬兒菜,雖然零零散散,卻也裝滿了整整一電瓶車的車斗,准備入庫轉運貨車送往哈達蔬菜市場賣給中間商。
據毛老漢介紹,他已經50歲了,半輩子都是種地,今年收獲5茬『小葉菜』,心裡盤算著除去種地成本投入和吃喝生活,還能剩下5萬多塊錢,不禁喜上眉梢。『我家有4個大棚,長勢不錯,賺得比往年多了1萬多塊錢,主要還是市場好了,咱當地菜也快摘完了。現在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心裡美啊……』毛老漢高興地對記者說。去年春天旱了一陣子,毛老漢有些犯難,今年風調雨順,毛老漢自己的辛苦外加『天公作美』,收成比往年多了3成。
當天早上,我市最大的蔬菜果品批發市場『哈達』內的市民摩肩接踵,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哈達水果蔬菜批發市場蔬菜部經理李慶利根本坐不住辦公室,在菜品區忙來忙去,服務農民和商家對接。記者在市場中找到了李經理,稍作休息的他對記者說:『就目前來看,天氣轉涼,地產菜基本在10月中下旬就退市了,接下來的就是來自遼寧、河北、山東和雲南的蔬菜。這保持了市場供應平穩,現在每天蔬菜的吞吐量為300多噸,到時就會增加到每天700多噸,雖然極個別品種的小葉菜漲價2到3成,但總體來看市場中的60多個菜品種價格平穩。茄子、黃瓜等地產菜較受市民歡迎……』
據了解,多年前的蔬菜供應由於不穩定,地產菜上市後,很多市民都儲存秋菜,如今這一東北民俗卻在城市中鮮見,究其原因是全國市場的供應不間斷的對接,市場平穩,老百姓心裡有了底兒,自然不用再儲存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