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6日訊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之際,看著節日市場上花樣繁多的月餅品種和熱鬧的月餅促銷景象,市民趙桂雲不禁感慨,如今的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不僅任何餡料、餅皮的月餅應有盡有,而且想買就能隨時買到,豐富得簡直超乎你的想象。
趙桂雲出生於1958年,今年60歲的她是土生土長的齊齊哈爾人。說起40年前的中秋節,趙桂雲回憶說,那時的過節可沒現在這麼講究,那時候物資還相對匱乏,買什麼都要憑票供應。所以,要買什麼,都要憑票、憑證去商店購買。因此過節的時候往往一戶人家還買不上一斤月餅,只能買幾塊,一家人分著吃,再包點兒餃子,就算過節了。
『以我家為例,我家兄弟姊妹七個,我排行老小,上面有兩個哥哥,四個姐姐,算人口多的了。所以,每到中秋節的時候,我爸都會提前幾天去商店,訂上一些月餅,然後,取回來用刀把月餅分好,一家人坐在一起分著吃,就算是過節了。』趙桂雲說,那時的月餅餡料比較單一,也就白果、青紅絲、五仁幾種。漸漸地,大家的日子好了起來,月餅餡料也逐漸增多了。
雖然改革開放以後,貨源充足了很多,只要手中有錢就可以多買,不再限制供應,但是月餅這東西,還是得到中秋節前後纔能有。』趙桂雲大姐頗有感觸地說。
直到現在,物資越來越豐富,一到中秋節前,大家就會買很多食材預備著過節吃。前幾天逛超市,賣場裡真可謂是人滿為患。買青菜的、選水果的,還有在水產櫃臺挑選螃蟹、海鮮的,人們排著長隊選購、結賬,一大袋一大袋往家裡搬運。而月餅這一傳統食品,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單調。除了老味兒的百果、芝麻、五仁餡,近年來還有很多適應各類人群的餡料,比如孩子們喜歡的草莓、哈密瓜、鳳梨餡兒,年輕人喜歡的巧克力、蓮蓉、玫瑰餡兒,還有適合老年人的木糖醇月餅,不僅餡料應有盡有,而且餅皮也分成老式的傳統面皮、冰皮、冰激凌皮,看得人眼花繚亂,真可謂對月餅不再僅僅是滿足於果腹,而是更講究口味、講究養生、講究花樣,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
『除此之外,過節當天,家家戶戶還會做出滿滿一大桌子的美味佳餚,涼菜、炒青菜、肘花、燉魚這些都是最常見的了,各類海鮮,比如螃蟹、大蝦、海螺、鮑魚正是每年最肥美的時節,自然也上了人們的餐桌。看著這些美味佳餚,人們的口水直流,真的是不知道先吃哪個纔好!一塊月餅過一個中秋的日子早已經過去了,改革開放40年,給人們帶來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體現在人們生活中的每時每刻,讓人們感觸良多。』趙桂雲大姐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