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9日訊(記者 許諾)9月30日上午,在第五個烈士紀念日之際,東北烈士紀念館將舉行基本陳列開放儀式。經過昇級改造後的『黑土英魂——東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烈士事跡陳列』將面向社會展出。
昇級改造後的『黑土英魂——東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烈士事跡陳列』分為『東北淪陷抗日斗爭興起』、『聯合御敵組建抗日聯軍』、『艱辛苦斗配合全國抗戰』、『堅持斗爭贏得抗戰勝利』、『爭取民主建立東北根據地』、『捍衛和平進行防御作戰』、『扭轉戰局轉入戰略進攻』、『解放東北迎接新中國誕生』八個部分,共突出展示280位烈士(其中,抗日戰爭時期烈士162位、解放戰爭時期烈士118位),含烈士名錄、照片、場景、文物等上萬件,此外,還有幻影成像和大數據多媒體展示和查詢系統等。
展覽全面反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犧牲在東北以及在東北有過重要活動和作出突出貢獻的英烈的感人事跡。
抗日戰爭部分集中展示在民族危亡之際,有血性的華夏兒女從自發到有組織抗擊侵略者的不朽業績,謳歌中華兒女為民族獨立和解放及為世界和平而戰的英勇無畏精神。解放戰爭部分集中展示的有為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而獻身的革命先烈,有身經百戰的縱隊司令員、師長,也有剛翻身解放參軍參戰的農民和兒童團團員;有在前方戰場上犧牲的普通戰士,也有土改斗爭中英勇就義的工作隊隊員,新聞工作者,根據地內的文化戰士以及國際主義戰士。展覽突出展示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趙一曼、八女投江、朱瑞、董存瑞、楊子榮等英烈和英雄群體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陳列以東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歷史發展進程為背景主線,以歷史發展主要階段為依據劃分為八個部分。在各部分中以烈士功績和影響或犧牲時間先後為依據進行烈士事跡展示。陳列遵循歷史唯物主義原則,融入近現代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從內容到形式進行較大幅度創新、提高。內容上既展示東北抗日戰爭時期的烈士,同時恢復展出解放戰爭時期的烈士事跡,這部分內容自1992年撤展後一直未恢復展出,在征求社會各界專家、學者和廣大觀眾意見和建議後,重新恢復展出。在陳列形式方面,采用大數據多媒體展示和查詢系統儲存陳列圖片、文物信息,館藏烈士的生平資料和烈士名錄供觀眾查閱,內設向烈士獻花的形式表達對烈士的緬懷之情。在智慧博物館建設中增設團隊智慧講解系統和智能手機APP導覽,使觀眾根據時間確定參觀展線,讓參觀趨於多元化、智慧化。
與此同時,東北烈士紀念館的『偽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舊址及罪惡展』也系統改造提昇,面向社會開放。展覽分為『魔網』『罪惡』『覆滅』三個部分,展出圖片248張,場景和景觀17處,還有圖表和視頻等。展覽依托真實的歷史遺存,以大量的調查研究為基礎,充分展示偽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方面對哈爾濱地區人民的殘暴統治,揭露日本侵略者利用偽滿機構。
東北烈士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劉春傑表示,講好紅色故事,使英烈形象從史料中『站』起來,在展覽中『動』起來,在體驗參與中『活』起來,纔能讓英烈精神被更多的人感受和傳揚。今年,東北烈士紀念館整合展示資源,豐富展示內容,創新展陳手段,融入智慧博物館功能,面向社會推出全新基本陳列『黑土英魂——東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烈士事跡陳列』,將英烈事跡翔實展示,將英烈精神進行系統弘揚,強化觀眾互動融合新體驗,深化愛國主義教育職能。今天是烈士紀念日,希望我們每個人都主動參與到對英雄烈士的保護中去,從內心強化保護英烈的文化認同,從而真心崇尚英烈、學習英烈、捍衛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