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圓夢!大慶2018年扶貧農村公路建設全景報告
2018-09-30 09:37:56 來源:大慶網  作者:程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30日訊 路是什麼?

  對於城裡人來說,路就是路,我們每天走著,卻忽略著它的存在,只有在修路的時候,當路口豎起『正在施工』標牌的時候,我們纔意識到路不通給我們帶來的不便。

  然而,我市還有很多村屯,一直沒有一條像樣的路,他們的路還是『雨天「水泥」路,晴天「揚灰」路,常年不平路』。就是因為這樣的路,成熟的西瓜賣不出去,因為在路上就顛『瀉了湯』;產婦臨產就醫,孩子往往生在了路上;擠出的牛奶雨天送不出去,只能倒在溝裡……

  路的重要性,城裡人的認識永遠沒有農民深刻,農民們把一條好路叫致富路、救命路、求學路、方便路、幸福路。

  所以,為農民修路,就是在為農民圓夢——圓他們的脫貧夢、致富夢、求學夢、幸福夢。

  農村公路是保障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橕。農村路是農民最大的民生,是農村和農民生產、生活乃至奔向富裕的最重要的一環。

  從砂石路、紅磚路到如今的寬敞水泥路,從通鄉路、通村路再到如今的通屯路、『通家路』……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全市農村路網建設,全市以脫貧攻堅為目標,持續加快推進貧困村公路建設,截至2017年底,我市農村公路總裡程已達6738.8公裡,其中高等級路面比例達63%。

  市委書記韓立華曾強調,要不折不扣落實好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以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為基本方略,久久為功、善做善成,用真心、動真情、出真招、見真效。特別是在2018年,我市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三農』工作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公路提出的『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從民生領域、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多個角度出發,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全市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扶貧農村公路建設和提檔昇級力度,市縣兩級政府共安排資金2.28億元,用於建設四縣和大同區現有74個貧困村的農村公路396.9公裡。投資總額、裡程總數,乃至建設標准在全市農村公路建設史上都是空前的。

  『新修的74個村的扶貧路,全部直通農民家門口,我市扶貧路「通戶成網」的建設標准遠高於國家「一條硬化通道」和省裡「一條出口路」的標准。』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劉德纔說,交通扶貧攻堅兩年任務一年完成,無路面土路、超期服役路面、嚴重破損舊路都在建設項目范圍內,重點解決貧困村連接主乾出口路、產業路、學校醫院路和斷頭路等問題。項目建成後,將基本實現我市每個貧困村有一條4.5米寬水泥混凝土出口路,一條4.5米寬水泥混凝土主街;每個貧困屯有一條硬化出口路,一條硬化主街。貧困村屯公路路網明顯優化,路域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實現貧困村農民告別泥巴路、走上水泥硬化路的目標。目前,項目推進有序,部分路段已經通車,截至9月18日,已完成面層119公裡,累計完成工作量7463萬元。

  扶貧農村路修的是路,改變的是農村面貌,聯系的是黨心民心,每一條扶貧路最終都會修進百姓心裡,讓百姓心裡亮堂堂。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農村公路三年內將全部實現高標准化,農村公路後續養護、運營工作會進一步細化,農村公路將真正成為百姓奔小康的方便路、幸福路、致富路。

  當下,市交通運輸局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克服項目開工較晚、正值雨季、任務量大等困難,10月1日前完成80%以上工程量,逐步消除制約貧困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貧困村群眾秋收生產及生活提供便利、安全、舒適的通行條件,為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