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鴨稻共作繪豐收 12日來樺川『稻香節』體驗稻田綜合種養魅力
2018-10-09 14:19:1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9日訊(記者 莊園) 10月12日,2018中國·樺川『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之樺川首屆『稻香節』將在『三江水稻之源』樺川縣盛大啟幕。

『以鴨養田』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樺川縣委宣傳部提供

  本次活動以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為契機,圍繞『樹立星火大米品牌形象,帶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展現樺川『黑土稻香』文化和特色民俗風情,助力全縣脫貧攻堅與農副產品產業提檔昇級。

樺川大米采取的『以鴨養田』的種植方式。 樺川縣委宣傳部提供

  近年來,樺川縣重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圍繞稻米產業做文章,全力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探索稻—魚、稻—蟹、稻—蛙、稻—鴨、稻—水蛭等新型共作技術,湧現出了一大批以水稻為中心,以特種養殖為帶動的萬畝稻田立體種養示范典型。

樺川大米采取魚鴨共育的自然循環模式。 樺川縣委宣傳部提供

  起初發展稻—魚、稻—鴨共作模式時,樺川縣的主要目的是進行有機水稻種植防蟲防草,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從2013年五良純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試點種養開始,到星火朝鮮族鄉等水稻鄉鎮農民自發開展稻田綜合種養,2017年樺川縣稻田綜合種養面積已達到1.5萬畝。今年,樺川縣結合獲批為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契機,又重點發展了稻鰍、稻鴨、稻魚等綜合種養示范區達到2萬畝。

樺川縣以鴨養稻打造綠色有機牌。 樺川縣委宣傳部提供

  在全力拓展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的同時,如何保證稻米品質,提高種養效益?樺川縣選擇用標准化種植、規模化經營、產業化開發方式推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據了解,樺川縣稻米產業重點打綠色有機牌,制定發布了一批行業標准、技術規程,強化了品種品質、產品規格;星火朝鮮族鄉、創業鄉等『樺川大米』『星火大米』品牌生產核心區通過標准化種植和規模化生產,采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優質米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訂單開展臺灣花鰍種植的五良、玉成等合作社,今年種植的3000畝鰍稻純效益便可達300萬元以上。

  通過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樺川縣將不斷促進優質稻米產業發展,以科技創新推動水稻種植水平大幅提昇,以一二三產融合促進全產業鏈逐步形成,實現樺川縣農產品向優質高效方向發展,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輸出昇級新動力。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