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雙創周』展現龍江創新創業新氣象
2018-10-14 07:02: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付宇 徐佳倩 衣春翔 趙一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14日訊 9日,全國『雙創周』拉開帷幕,黑龍江分會場同步啟動,龍江大地再次因創新創業而沸騰。

  我省『雙創周』活動已在龍江舉辦了四屆。四年來,省委省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極大地激發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我省創新創業實現了從局部到整體、從現象到機制的跨越,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促進轉型昇級的重要力量,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重要支橕。

  在本屆『雙創周』上,以哈工大為龍頭的我省高校正合力打造東北地區最具活力的大學生『雙創』中心,我省創新帶動創業、創業促進創新的格局已逐步顯現。

  九成創業項目依托高新科技

  10日,作為『雙創周』主要活動之一的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專項成果展拉開活動帷幕。

  記者在現場看到了200個優秀項目的集中展示。據了解,這些項目均從全國機器人大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多項賽事中精選出來。記者發現,參展項目中,超過九成涉及人工智能、機械制造、新材料等高新科技領域。

  本次參展的哈爾濱玄智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發明設計了搬運機器人、智能家庭服務平臺、格斗機器人等多臺自動化水平高的機器人系統,還曾獲得第二屆『互聯網+』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該公司負責人說,『對於勇於創業的大學生來說,創業如同「造夢」,經常打造出的是「空中樓閣」,但如果讓科技融入創業實踐,那麼就能讓「空中樓閣」有根基,增加創業成功率。』

  『科技融入創業,可以極大地提高成功率。』哈爾濱樂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其中一個原因是有科技含量的創業項目,容易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哈爾濱樂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機器人領域的人形機器人步態規劃核心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該公司曾多次獲得投資,發展十分迅速,如今公司市場估值已達20億元。

  據了解,為讓大學生創新創業有充足的資金,我省積極鼓勵社會各類資本投資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器。以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為例,該創新創業園發揮省政府5000萬財政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采用基金參股和跟進投資的方式吸引了一批社會資本,形成了1.6億元的創投基金合作意向。在此推動下,僅在今年上半年,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新入住企業12家,新增創業者43人,新增估值過億企業1家,在孵企業新增融資2.75億元,企業銷售額達到1.05億元。

  創業項目與龍江特色農業相結合

  『雙創周』期間,全省第三屆『互聯網+綠色農業』點對點營銷策劃大賽在東北農業大學舉行。記者發現,在比賽現場除了參賽選手和指導教師在不停忙碌外,很多來自全省各地的農戶、農民企業家和當地乾部也來到了『互聯網+綠色農業』點對點營銷策劃比賽現場觀摩。他們希望能夠在比賽項目中,找到能夠用於當地農業發展的技術或商業模式,助力精准脫貧。

  來自拜泉縣上昇鄉團結村的一位農戶告訴記者,這次大賽一等獎的東小農原味果蔬創業團隊,讓他年收入增加了好幾倍。

  東小農原味果蔬創業團隊是由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在校生聯合組建,團隊骨乾成員和兼職銷售人員全部為在校學生。團結村是一個國家級深度貧困村,距縣城7公裡,人均耕地少,有農戶822戶,其中貧困戶有320戶。他們缺乏專業的蔬菜種植技術,只能種玉米大豆這種單一的大田作物,因此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

  在2017年的冬天,東小農團隊幫助團結村的扶貧工作隊策劃了『綠色小菜園』項目,並協助規劃了一個設施農業園區。『我們在村裡觀測的時候發現,團結村沒有工業污染,土地肥沃、日照充足、生態環境十分優良,非常適合種植「草莓番茄」和「鮮食玉米」。』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村民們守著新建的大棚卻不會用,團隊希望用所學的知識幫助村民學好用好蔬菜栽培技術。

  『如今,我們團隊在老師的帶領下,每兩周派3名專業技術人員前往團結村,挨家挨戶進行走訪,手把手地教農民蔬菜管理技術,如番茄如何整枝、蘸花,蔬菜的病蟲害防治問題,並發放技術手冊,確保村民們能夠及時有效地管理好瓜果蔬菜。』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的培訓,很多農戶掌握了科學的果蔬栽種管理技術,實現番茄等果蔬的高品質原味種植。

  東小農原味果蔬創業團隊還以綠色種植的田園果蔬、園藝花卉等為團隊的核心產品,通過產品多渠道銷售,真正為農民增加了收入。

  據了解,通過『互聯網+綠色農業』點對點營銷策劃大賽,目前已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優秀科研人員和專業帶頭人為指導教師』的對接服務團隊,將大學生、科技人員以及農民聯系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產學研銷』一體化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讓更多大學生投身創業熱潮

  『我們這幾年的創業者和之前的創業者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我們在校期間就獲得了系統的創業教育,這讓我們無論是論證創業項目、規劃創業路徑還是最終進行創業實踐都有很好的支橕,大大提高了創業成功率。』10日,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新增設的民辦教育專項分指導委員會掛牌成立,華德學院的學生趙鳳舞代表我省民辦高校創業大學生發言。

  在『雙創周』上記者發現,越來越多民辦高校和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學生投身到創業浪潮中。有專家表示,這主要得益於創業教育越來越普及。但這位專家也表示,本屆『雙創周』的主題是『高水平雙創,高質量發展』,我省要想實現『雙創』昇級,助力龍江高質量發展,那就必須實現創業教育的均衡發展。

  實際上,隨著近幾年『雙創周』的推動,我省創業教育不但在重點高校得以普及,在民辦高校和地方院校也得到了較大發展。綏化學院院長張鳳武表示,作為地方院校,創業教育同樣不能缺位,還必須辦出特色。『綏化學院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大力推動創新創業,與綏化市共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普及了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程,加大創新創業研究項目支持力度,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智力支橕、搭建實踐平臺、增加物質支持,從而促進了人纔培養質量的提昇。』

  民辦院校和地方院校如何進一步發展高質量的創業教育,張鳳武認為必須要抓住三個方面,一是要緊密結合高校自身人纔培養的實際,挖掘創新創業的支點,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裹足不前,切實追求質量和數量的同步提昇;二是要緊密結合地方區位發展的實際,尋求創新創業的發力點,紮根在地方沃土煥發創新創業新生;三是要緊密結合創新發展的實際,正確理解高校推進創新創業的源頭責任,不能跟風亂進,也不能脫離創新,把創新作為創業的根本目的著力推進。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不負新時代 振興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