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5日訊『上個星期,兒媳帶我到一家新開業規模挺大的洗浴中心洗澡,在那連吃帶玩地泡了大半天纔回來,真是挺舒服的,難怪小孫女總張羅要去泡澡,去了我纔知道,她是惦記著洗浴中心裡的淘氣堡呢!』67歲的李玉梅阿姨語帶感慨地說,現在的『澡堂子』跟以前可大不一樣了。
『我年輕的時候市裡哪有這麼舒服的浴池啊?那時候想洗澡還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兒,家裡沒有洗澡的條件,公共浴池比較少,所以一般都是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在單位鍋爐房改成的浴池衝衝淋浴就得了。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公共浴池逐漸多了起來,有地方洗澡了,就是設施都比較簡陋。後來有的浴池增加了桑拿浴房,每次洗澡時候可以蒸一蒸,那時候還覺得挺新鮮呢!』李阿姨印象中過去的浴池也沒什麼講究,設施可遠沒有現在這麼高檔、整潔、功能齊全。
『上一次我們一家人「組團」去洗澡,老少加一塊兒將近十口人,這一趟就花了三百多元。門票、搓澡費用都比我家樓下的小浴池貴不少。但是,服務確實也是不一樣,有溫泉水可以泡,有休息廳可以休息,之後還能汗蒸、鹽蒸、足療、拔罐、按摩、上網、打臺球、看電影,還有小孩兒玩的小型淘氣堡,各個年齡段適合的娛樂項目都有。之後我們一家人在休息大廳圍坐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感覺像度假一樣。』李阿姨說,現在的洗浴中心功能非常齊全,還能提供餐點呢!
的確,如今的『澡堂子』已經從過去單純的浴池,發展成洗浴加休閑的『洗浴中心』,成為市民潔淨身體、疏松筋骨、放松心情的地方。而且,自從我市開發了地下溫泉,很多洗浴中心都把溫泉水引入浴室,打出『溫泉洗浴』的招牌,還興起很多的大型的溫泉養生會館、溫泉度假村,『泡湯』文化逐漸流行起來。李阿姨曾經非常懷念以前出門旅游時,在外地泡溫泉的經歷。
『這些年咱們齊齊哈爾地下也打出溫泉水了,在家門口就可以泡溫泉,真是舒服。溫泉可以溫經通絡、祛寒舒筋,還能夠消除疲勞、減輕壓力。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經常洗個澡泡泡溫泉,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兒,非常適合一家人或者和朋友一同去放松。』李阿姨說,她已經跟兒媳『約澡』了,下個星期一家人再一起去溫泉洗浴松松筋骨,這次她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