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0月16日訊 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星光村村民心中有這樣一位『主心骨』:低利潤農產品如何轉型昇級?如何叫響當地綠色農產品品牌?農民創業怎樣和電商有機結合?……在村裡,隔三差五就會有村民『組團』上門討教,這位『主心骨』劉含花也總是耐心解答,她說:『作為一名普通農民,我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先富了起來,我有責任讓身邊的鄉親們都富起來。』
劉含花1970年出生於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星光村的一個農民家庭,經過在種植業和市場銷售領域的多年努力和打拼,劉含花已由當年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成長為今天的齊齊哈爾市星光蔬菜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在23年的創業路上,劉含花承襲了父輩耕耘黑土地時積累下來的勤勞朴實、艱苦奮斗精神,也順應改革開放時代大潮,在激烈競爭的商海風浪中拼搏創新。如今劉含花的公司已經成為齊齊哈爾市創業孵化基地、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電子商務人纔培養實訓基地、青年電商創業基地、巾幗創業基地、黑龍江省農民創業示范(實習)基地、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她本人也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黑龍江省第三屆『百名農民創業之星』、『黑龍江省十佳農民創業領軍人物』、『龍江最美創業人(農民)』等榮譽稱號,並當選黑龍江省十三屆人大代表。
解放思想務實肯乾致富步子越邁越大
從小就為溫飽發愁的劉含花知道,只知低頭乾活、不知抬頭看路的農家生活方式並不是長久之計。大學畢業後,26歲的她發現身邊的一些同學朋友積極參與改革,敢於走出農村闖新路。為了改變自家生活貧困的窘境,劉含花開始大膽嘗試從山東販運反季蔬菜銷售。『我看到當地農民通過建設恆溫保鮮庫,將當地特產大蒜、蒜苔等蔬菜進行恆溫保鮮儲存,實現反季節、反地域上市,做到夏菜冬售,解決了蔬菜生產旺季積壓傷農、淡季量少價高的問題,從而實現常年生產、均衡上市。』經過了幾年的摸爬滾打,劉含花不但讓自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而且通過在齊齊哈爾與山東之間不斷的往來穿梭,學習了蔬菜儲藏保鮮技術,並把山東的先進技術帶回了村裡。2003年,通過廣泛而細致的調查,並邀請專家進行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家鄉作為創業的主戰場,返鄉創業,努力做本土的農民企業家。
萬事開頭難。企業創辦之初,劉含花遇到了資金、技術、人纔等方面問題,但憑著誠信以及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關心和有利政策支持下,她在星光村陸續建起了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擁有農副產品、水產品批發市場、恆溫保鮮庫、低溫儲存庫、國際商貿展銷中心、蔬菜和農產品加工多個業態板塊的綜合農業園區,成為了當地產、儲、銷於一體的農副產品、水產品批發市場。『等靠好政策不行,必須在充分利用好政策的同時,自身努力奮斗,纔有可能發家致富。無論是當農民還是做企業,都得解放思想,不斷創新。』劉含花說。
同市場並進與科技齊飛
時代在不斷變遷,想在致富路上更長久地走下去,最為關鍵的還是要順應市場,把握商機。在市場建設經營中,劉含花深深感到,蔬菜經銷具有時效性和地域性,建設倉儲物流設施,是提高企業效益的根本保證。為此,劉含花於2014年開始在公司陸續建設了存儲量15萬噸的智能冷庫、恆溫保鮮庫和標准化倉庫,在環保、節能的同時,大大提昇倉儲物流效率。在購置了6臺冷藏配送車輛,建設了包裝、加工設施等配套服務項目後,劉含花的公司形成了在齊齊哈爾市規模較大、功能齊全的物流配送中心,有效提高了市場流通效率和效益。通過冷庫預冷,北菜南運銷售到南方的本地蔬菜達到7萬噸,通過恆溫冷藏,在本地錯峰銷售地產蔬菜8萬噸。劉含花成了圈內有名氣的『蔬菜大戶』。
與此同時,劉含花還搶抓中央和地方出臺鼓勵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的相關政策,成立了齊齊哈爾市建華區紅園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過5年多的運營,目前紅園合作社共有土地6000畝,主要種植洋蔥、甘藍、白菜、胡蘿卜、馬鈴薯和豆角等蔬菜。合作社通過蔬菜儲存,進行反季節、跨地域銷售,不斷拓展和開闢國內外市場,產品銷往上海、北京、廣州、大連以及俄羅斯、韓國等地。
『想要產業發展,抓住先進技術』是劉含花一直堅持的經營理念。『我們和東北農業大學、齊齊哈爾大學、齊齊哈爾市蔬菜研究所、齊齊哈爾市制冷協會組成產學研聯合體,研究發展速凍保鮮蔬菜加工技術,實施引領帶動,促進了農村三個產業快速融合發展。』
隨著合作社經濟的不斷發展,通過與周邊農戶的合作,企業所在的區域逐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經營機制,從而帶動周邊地區的400多戶農民種植時令綠色蔬菜,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機制及管理態勢,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線上線下結合乘上電商快車
電子商務孕育於改革開放的沃土。劉含花自己也沒想到,創業後的20年,自己的農產品產業借助電商的平臺『火』了起來。在『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下,劉含花帶領公司員工建立了綠都優品電商平臺和電商園區,建設了5800平方米線下產品體驗展銷中心,為電商企業和消費者提供豐富的產品資源。同時為進入園區的電商企業免費提供工作室、會議室、培訓室和財務、行政服務、政府扶持政策對接等配套公共服務。
齊齊哈爾市作為綠色食品之都,盛產的各種優質農作物是天賜的資本。目前,產品體驗展銷中心主要展示銷售齊市七區九縣的水稻、玉米、雜糧等九大類綠色有機高端農產品,還展有黑土地酒、五常綠苗大米、北大荒系列產品等省內外知名產品以及俄羅斯、韓國的進口商品,品種多達8000多個。『我們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為電商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發展條件。截至目前,入園電商企業已達40多家,從業人員100多人,實現了線上銷售800萬元、線下銷售2000萬元的可觀收益。』劉含花介紹說。
砥礪前行求奮進不忘初心守家園
劉含花說,二十幾年來的摸爬滾打和艱苦奮斗,企業在不斷發展日益壯大,這得益於黨和國家的富民好政策,得益於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自己必須飲水思源,不忘初心。
園區國際商貿展銷中心和果蔬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開闢了精准扶貧產品示范展銷專區,劉含花特意安排了貧困村農產品入駐展銷區。訥河市和盛鄉農樂村等貧困村實行零成本入駐、零費用管理、零加價營銷、零賬期結算的超級保姆式服務,並優選貧困村原料進行精深加工玉米面條。星光農業科技園還將對入駐的貧困村產品進行『三品一標』檢測、檢驗,實現產品深度精准扶持,大大增加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持續穩定增收。
回首20餘年創業之路,劉含花感到『酸甜苦辣』都是收獲,雜陳五味醞釀著更加甜美的未來。『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民的日子想越過越順、致富路越走越寬,就要繼續把握時機、揮灑汗水、不懈奮斗,在致富和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讓愛農村成為守初心的動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老家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劉含花對未來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