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重陽

九九重陽日 最美夕陽紅
北京900餘項敬老活動喜迎重陽
83歲文史民俗學者張顯明講述──天津人的重陽節文化
10月14日,在中新天津生態城的津沽記憶博物館裡,83歲的天津文史民俗學者張顯明飽含深情地讀起這首詩。
南陽:歡歌熱舞迎重陽 尊老敬老獻真情
佳節又重陽,在2018年『我們的節日——重陽』即將到來之際,南陽市各地各界紛紛以『愛老敬老』為主題,開展系列溫情活動,為老齡群體送上暖心祝福。
廣東佛山:歡笑聲中迎重陽
10月12日晚,主題為『歌頌新時代 譜寫新篇章』的重陽聯歡晚會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聽音湖廣場舉行。晚會既是三鎮老年大學的教學成果匯報演出,也是佛山市『我們的節日·重陽』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圖為晚會演出現場。
尊老敬老 厚德仁愛(我們的節日·重陽)
10月15日,重慶市沙坪壩街道松林坡社區舉辦『關愛老人·歡度重陽』活動,老人和社區志願者一起包餃子,共迎重陽節到來。
笑中帶淚 失獨老人生日歌中度重陽
因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離世,這樣的家庭被稱為『失獨家庭』,家中的老人即被稱為『失獨老人』。10月9日一大早,錦江區白鷺灣濕地公園門口聚集了50位老人,他們是來參加雲公益組織的『為愛行走』活動,由志願者陪伴老人行走,為他們帶去安慰和快樂。在這50位老人裡,就有26位失獨老人。
讓重陽節多點文化味兒
金秋九月爽,九九話重陽。時光飛逝,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將到來。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節』,形成於戰國時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成為中國傳統節日。2006年,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天,人們會通過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來慶祝重陽。
【地評線】秦平:涵養文化自信,讓重陽節更具時代價值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2006年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時光變遷,重陽節逐漸衍生出了登高『辭青』、出游賞景、賞菊、插茱萸等民俗活動。
東北網簡介 | 發展歷程 | 營銷服務 | 聯系方式 | 不良信息舉報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5 WWW.D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2301000000007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黑字第083號 參評文明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