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現場。記者韓麗平攝
黑龍江日報10月17日訊 70%秸稈還田、30%秸稈做成燃料,今年秋收玉米秸稈不落地,成為了哈爾濱市平房區玉米收割工作中最大的亮點。與轄區大型農機企業合作,引進一流機械設備,按照『三步聯動』工作機制,玉米收割、秸稈還田、土地深翻工作同時進行,農民坐在家裡就可等著收割好的玉米送上門,如此,不能燒也無處放的秸稈有了好歸宿。同時,400厘米的土地深翻明年還會給農民帶來8%~10%的增產。
15日,在哈市平房區平房鎮哈達村玉米地裡,玉米收割、秸稈還田、土地深翻工作熱火朝天地進行著。記者在現場看到,前面收割機在呼呼『吃』進玉米,後面還田機將玉米秸稈和草打碎還田,緊接著打捆機、摟草機、液壓翻轉犁輪流上陣,一會兒功夫眼前的一片玉米地便收割、深翻完成。
作為平房區今年秋收秸稈不落地的第一個受益者,平房鎮哈達村代家屯的郝玉財一大早就來到了田裡,望著自家剛剛收割、翻完的土地,郝玉財激動地說:『我種地40多年了,第一次收割和整地不用自己張羅,坐在家裡就能等著玉米運到門口,而且這沒地放的秸稈也不用自己處理了。』據郝玉財介紹,以前他們都是『春整地』,土地也就能翻100多厘米,而且人員和機器還不好僱,往往等很久纔能排上,一畝地從收割到翻地要花費160多元,收割後的秸稈也沒地方放,還得花錢往外拉運。今年政府加大了補貼力度,出動大型機械設備為他們收割、深翻,土地能翻400多厘米,這種深翻可是第一次,而且秸稈還田還可以保?保苗,大家都特別支持。現在就等著明年開春直接種地了。
據平房鎮黨委副書記周洪福介紹,為切實推進秸稈禁燒工作,平房區與轄區大型農機企業凱斯紐荷蘭合作,出資680萬元購置22臺大型農機設備,為平房區2.8萬畝玉米地開展秋收工作,從而真正實現秸稈禁燒。『以往農民的整地工作會從秋天陸續到第二年春天,而且玉米秸稈處理問題讓農民很頭痛。此次政府加大硬件投入,25天時間便完成全部秋收工作,其中70%的秸稈將用於還田。同時,政府還建立兩個玉米秸稈壓縮站,將剩餘30%秸稈制成燃料,從而真正實現秸稈不落地。』周洪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