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7日訊 目前,我省通過專家下沈、大病救治、減免費用、健康宣教等『組合拳』,為超過百萬的健康扶貧對象構建了醫療、健康保障線,讓這些『因病致貧』人群能夠『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得病』。這是記者在日前召開的我省推進全省健康扶貧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據了解,我省原有20個國家級貧困縣,8個省級貧困縣,1778個貧困村,貧困人口111萬。全省衛計委系統為落實健康扶貧艱巨任務,去年以來,建立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線;推進落實『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機制;省市縣鄉四級醫療機構『組團式』『下沈式』幫扶,實現了所有貧困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幫扶全覆蓋;慢性病簽約服務率達99.9%;各地定點醫院實施『一免N減』等惠貧便貧舉措,切實減輕了貧困人口住院費用負擔。
據介紹,我省為實現讓貧困人群『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得病』的既定目標,確定了健康扶貧的具體規劃。讓貧困人群看得起病。一是貧困人口參醫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補貼。力爭到2020年,貧困人口合規醫療費用個人自付控制在10%以內。二是規范貧困人口就醫秩序。2019年脫貧的縣,年底前完成90%的常見病多發病病種在縣域內診治,2020年脫貧的縣要在2019年底前完成90%的常見病多發病病種在縣域內診治。保證貧困人群看得好病。全面推進大病專項救治。完成新增加肺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急性心肌梗死等14種疾病作為專項救治病種,並探索實行省域范圍內『先診療、後付費』。2020年底,實現省域內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及『一站式』結算,遏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發生。
同時,強化基層硬件建設,加強『組團式』幫扶和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工作,讓貧困人群看得上病。實現慢病管理全覆蓋,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深度貧困地區傳染病、地方病宣教、防治工作,讓貧困人群少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