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折扣紅包套路多"雙11拔草"要避坑 省消協:留好聊天記錄訂單信息等憑證
2018-10-28 07:37:46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10月28日訊 折扣、紅包、定金、滿減……距離『雙11』還有十餘天,電商卻早已推出各種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拔草』,規則五花八門,算來算去原以為得到了實惠,下單時卻發現隱藏其中的門檻和套路層出不窮。省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雙11』是購物高峰,也是交易糾紛和物流高峰期,要理性購物,看清商家設定的規則,並留存好與客服的聊天記錄、購物單據、訂單信息等憑證,便於產生糾紛時進行維權。

  套路一:折扣

  預售價、尾款價、到手價、銷售價……今年,電商紛紛推出預購商品,與此同時,設定了領券立減、定金膨脹、跨店優惠、店鋪優惠、加購指定商品更優惠等優惠規則,商家的折扣套路層出不窮,消費者卻不能明白購物,甚至弄不清楚交易價格而產生糾紛。

  提示:消協提醒消費者,尾款價不是到手價,所有優惠不一定能疊加使用,應仔細了解平臺購物規則。同時,要留存好與客服的聊天記錄、購物單據、訂單信息等,便於產生糾紛進行維權。

  套路二:紅包

  滿減紅包、抓貓貓得紅包、火炬紅包、預售紅包,各種紅包五花八門,但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纔發現要麼不滿足優惠券使用條件,要麼該商品不參與滿減,紅包優惠券使用常常暗藏門檻。

  提示:消費者在領取各類紅包及優惠券時須看清使用規則,並提前向客服諮詢清楚是否存在使用門檻,避免出現滿減不減,優惠券不優惠等情況。

  套路三:定金

  部分商家刻意混淆『定金』與『訂金』,二者的區別在於定金不退,訂金能退。而很多平臺預售商品中需要消費者支付的多為定金,而非訂金,雖然定金翻倍看似十分優惠,但如果消費者不支付尾款則定金不予退還。

  提示:消費者在支付所謂的『定金』前應仔細查看商品的預售介紹,諮詢客服關於『是否可退』等問題,並保留訂單截圖、與賣家溝通時的聊天記錄等下單憑證。

  套路四:先漲後降

  部分電商平臺某些商品在『雙11』促銷前先漲價,而在促銷當天降價,徒有優惠打折之表,實則價格持平甚至上漲,促銷活動名不副實,消費者購買這些商品並沒有得到實惠,甚至更虧。

  提示:消費者應做到理性消費,按需購買,勿貪低價。根據自身需要制訂采購計劃,提前關注商品價格,避免衝動消費,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套路五:刷單

  部分電商平臺存在刷單炒信行為,嚴重誤導消費者購買商品,通過近兩年『雙11』期間投訴情況分析,主要聚集在服裝鞋帽、化妝洗護、家居家紡等領域。

  提示:消費者應擦亮雙眼,切莫僅憑信譽高低選擇商家,可以通過查看追加評論等途徑多方面了解。

  套路六:發貨

  『雙11』期間,交易量激增導致很多商家不能如約發貨,為了避免被投訴,一些商家虛假發貨,消費者交易頁面顯示已發貨,可是遲遲查不到物流信息。

  提示:商家若因訂單增多導致發貨延遲,應在交易之前與消費者進行協商約定,主動告知確定的發貨時間,而不是虛假發貨。如果在『雙11』期間購買急需用品,應與商家確定發貨時間,避免因商家虛假、延遲發貨帶來損失。

  套路七:詐騙

  騙高峰期,釣魚木馬、中獎、退款、貨到付款、秒殺等詐騙手段均讓消費者防不勝防。因此消費者須提防信息泄露,莫貪小便宜。提示:消費者要注意防范網絡交易風險,增強安全支付意識,切勿輕信他人的付款要求,不要點擊不明鏈接、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個人信息或掃入二維碼等。不輕信退款及中獎電話,對於貨到付款的要先驗貨再付款。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