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0日訊 農產品批發市場是農產品流通領域的主要渠道,牡丹江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規模逐年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目前總交易量在240萬噸左右,年交易額可達170億元。
近年來,在全市農業生產結構不斷調優的大背景下,一些市場前景較好的經濟作物、種養殖、精深加工產品規模持續增長,而我市也積極發揮消費終端對生產加工的導向和引領作用,通過『雙百市場』、『農產品現代流通試點』、『農產品錯峰冷藏』等項目,推進和完善了全市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建設。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各類農產品流通批發市場達到27家,其中綜合批發市場10家、專業批發市場9家、農產品冷鏈物流園5家、農產品集配中心3家。這些農產品批發市場可實現年交易量240萬噸農產品,年交易額約為170億元。其中年交易額超億元的骨乾農產品批發市場有10家,包括東寧雨潤黑木耳、牡丹江牡達、寧安源豐、盛祥冷凍、天利水產、寧安西香瓜等一批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這些專業農產品集散市場,在市場規模、品牌知名度、輻射范圍、市場佔有率和年交易量等方面較為突出,東寧雨潤黑木耳年交易額達到100多億元,佔全國黑木耳市場交易總量的40%。
隨著特色農產品產量的增加和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化,我市還將通過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豐富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專業化層次,同時,完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檢驗檢測、信息、儲藏、冷鏈、加工、電子結算等功能,逐步實行合約交易、訂單交易、拍賣交易等現代化交易方式,拓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業務領域,推動與連鎖超市、精深加工企業和大宗末端消費者之間形成有機鏈條,不斷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需求、切實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有效緩解農產品流通不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