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搜 索
國內首次!哈工程參研智能水下機器人探測青藏高原水質
2018-10-30 14:18:0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霍萍 姜姍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30日訊(霍萍 記者 姜姍姍)青藏高原水域被一些文藝作品稱為『地球的眼淚』。『地球眼淚』有多咸?近日,哈工程大學參研智能水下機器人,奔赴青藏高原唐蕃古道要衝,利用智能水下機器人對苦拔海(豆錯)、河厲橋(龍羊峽)水質信息探測與采集,對三江源區水道與路網的變遷特征進行研究,這是國內首次利用智能水下機器人對高原地區水域進行水質信息探測與采集,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智能水下機器人。哈工程大學提供

  被譽為『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亞洲多條主要江河的源頭區,也是中國水資源管理和水環境保護最嚴格的區域之一。據悉,由於青藏高原的暖濕化,高原湖泊面積增大鹽度降低,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青藏高原水環境保護力度,為分析高原昇溫對大氣環流的影響,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保障青藏高原水生態環境安全,組織了本次試驗。

  據介紹,以往采用傳統人工方式在青藏高原進行水下分層探測,用船在不同指定位置投放、再回收探測設備定點測量,費時費力,受天氣等因素影響大,且只能得到某幾個位置點的水質信息。此次采用水下機器人探測,受天氣影響小,可以實時采集其航行范圍內的水質數據,彌補了人工定點采集數據測量方式的不足,節省人力物力。

智能水下機器人水下探測。哈工程大學提供

  本次試驗所使用的智能水下機器人具有自主化程度高,能夠長時間自主進行水下水文信息詳細探測作業。本次科學考察團隊6名成員在3天內對指定的水域不同深度的水文信息進行了探測,一次性獲得了該水域的地形、流速、溫度、鹽度、濁度、pH值等重要的水文水質信息。

  本次試驗中水下機器人的導航系統經受住了高原湖泊的考驗,一小時連續定位誤差小於8%,智能水下機器人連續無障礙工作超過20小時。此次高原科考的成功,為高原水質環境探測積累了經驗,為水下智能無人設備應用於高原科考領域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