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搜 索
孫嘉駒:為哈爾濱『代言』 全新理念日歷點亮『城市之光』
2018-11-08 15:58: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許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7日訊(記者 許諾)日前,一本匯集哈爾濱城市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的文創產品——2019年《城市之光》日歷華麗亮相,正式與公眾見面。這本日歷是由『嘉駒手繪工坊』藝術總監孫嘉駒創作的,堪稱首部反映哈爾濱地域文化的日歷,一經發行就引起各方關注,一冊難求。這也是創作者孫嘉駒邁入城市文化品牌的新領『秀』的一大步。

2019年《城市之光》日歷。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首部哈爾濱地域文化呈現在日歷上 巧妙設計一本多用

  7日,記者來到了位於哈爾濱市道裡群力新區的嘉駒手繪工坊。孫嘉駒正帶領著團隊的9名創意人員『頭腦風暴』。工作室的另一邊,擺滿了孫嘉駒近年來創作的文創作品,講述著哈爾濱這座城的前世今生。尤其是在牆上懸掛的一幅長長的《冰城印象》,更是以別樣的滋味兒構成了哈爾濱版的《清明上河圖》。

『嘉駒手繪工坊』工作室。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牆上掛著近年來創作的手繪作品。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隨後,孫嘉駒向記者展示著最新出版的2019年《城市之光》日歷,日歷以2頁為1天,沈甸甸的日歷足足有730頁。

  這本日歷並非純粹意義上的傳統日歷,更是一幅幅哈爾濱城市風光手繪畫冊,最讓人愛不釋手、反復翻閱的就是日歷中的200多頁全部以最能凸顯哈爾濱城市特色的老建築為主調,或彩色、或黑白的鋼筆淡彩的繪畫形式、精致的線條,無聲的講述著這座城市的文化、歷史與秀麗風光。

『嘉駒手繪工坊』工作室的創意人員開發新作品。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歲月蹉跎,有些老建築已經換了新顏,有的受到了歲月變遷的侵蝕,已不再是昨日的風光,但孫嘉駒描繪出來的這座城市建築,就是讓這些百年老建築浴火重生,再現當年的風采和神韻。

  說起創作初衷,孫嘉駒說,現在的很多日歷都是一些公共題材,而很少具有地域文化的題材,而哈爾濱又是極具特色的城市,為此,在今年6月份,他突破創新,轉變理念,決定創作一本有關哈爾濱城市文化的日歷,不僅供哈爾濱人自己使用,這本日歷也可以賣到其他城市,讓更多的人了解哈爾濱的旅游文化。

  除了用手繪形式呈現的圖片,還有手寫的文字注釋,起到了交相輝映的效果。日歷從從手繪城市風光圖到周邊景區圖,從中華文化《弟子規》到傳承經典《詩經》,從筆畫、偏旁部首到結字特點,從節氣介紹到行書欣賞,把實用性和觀賞性都融匯在了這一本小小的日歷裡。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日歷不僅融合了實用性、觀賞性,更是方便了留存。『這本日歷的右邊是可以撕下來的,每過一天可以撕掉,365天全撕掉以後,這本日歷就變成了一本關於哈爾濱城市的書籍。』

  孫嘉駒說,在日歷的左側有留白,無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記錄生活中瑣碎的只言片語,一年過完了也充當了回憶的資料,增加了日歷的留存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值得珍藏的手繪版『書籍』。

  從日歷的9月份開始,就是一個個田字格的硬筆書法練習。『這裡有偏旁部首,漢字結構,特點和規律,可以說是功能非常齊全了。』孫嘉駒說。

  為哈爾濱『代言』  日歷每一頁猶如一幀回憶。

  翻閱手中的這本日歷,淡綠色的太陽島、淡黃色的亞細亞電影院、淡粉色的江畔餐廳、太陽島城堡、老巴奪、老會堂音樂廳這些最能代表哈爾濱的建築密集的出現。每一幅老建築的畫中,孫嘉駒還運用中國畫淡彩的手法,渲染出顏色夏季的清涼和冬日裡的一絲溫暖,搭配上用生動的文字,介紹建築曾經的經歷和人們對它的情感。這種生動而靈活的方式,這種鮮活的表達方式讓家鄉人看了以後更加親切,外地的游客看了增加了想象空間,像一次別樣的旅行,對哈爾濱更加的向往,從而拉近了空間距離。

孫嘉駒創作的文創作品。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再比如夏日的松花江、哈夏音樂節、馬迪爾冰棍、冰雪大世界、老江橋等手繪作品,也可以從中看出具有哈爾濱地域特色中不同『代表』,像是遠處火車的鳴笛聲,逐漸拉近,站在江橋上,俯矙松花江水。又仿佛耳邊奏響了傳來了1993年唱遍大江南北的『我們來到迷人的太陽島上…』這首歌曲,明媚的夏日裡天空晴朗,充滿了陽光,也充滿懷念。快速翻閱日歷,猶如對哈爾濱一幀幀的回憶。

孫嘉駒的文創產品。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我大概8歲的時候,受到家裡的影響開始畫畫,一直畫到了現在。那時候哈爾濱的建築真美,我也留存了不少早年的資料,今天再拿出來看她、描繪她的時候,每一筆都是深情的。』孫嘉駒說,之後,索菲亞教堂、中央大街、伏爾加莊園等,便成了他筆下的風景。

  此次出版的《城市之光》日歷中有很多手繪作品都是首次出現的,如《吉林街住宅樓》《哈爾濱卷煙廠》等,為了這次創作,他再次走到哈爾濱老建築的身邊,深入到小巷子中,太陽島裡,用平民的視角,隨心速繪的技巧,以手繪獨特的形式記錄一座城市的文化,用鋼筆勾勒他鍾愛了幾十年的哈爾濱。

  筆下的哈爾濱是傳承更是擔當努力當城市文化領『秀』

  『我喜歡這座城市的夜色,喜歡老俄羅斯餐廳傳出來的手風琴聲。退休以後我有更多的時間感受他們,《城市之光》日歷的面世,更是希望大家不論多忙,都讓生活更有儀式感,把日子過成詩,365天都能選擇不重樣的生活。』孫嘉駒說。

  孫嘉駒說,作為本土企業,有責任和擔當深入挖掘哈爾濱地域文化,把哈爾濱生態文化、地域文化、冰雪文化、音樂文化等展現給市民和國內外的游客。『我們的宗旨是要創造「城市文化品牌的獨秀」,爭當城市的文化的新領「秀」。』孫嘉駒說。

孫嘉駒在圖紙上用鋼筆勾勒建築。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還有一個多月,黑龍江將迎來冰雪季,孫嘉駒已經開始和同事創作下一步的文創產品。『冰雪節是黑龍江的特色,哈爾濱作為旅游城市,我們也要打造冰雪文創產品的「嘉年華」在文創產品上將突出消費者的參與度,研發更廣泛的產品,鑰匙鏈,圍巾等,與此同時,繼續創作手繪書《音樂·哈爾濱》、《美食·哈爾濱》,以及集吃住行綜合為一體《戀上哈爾濱》等題材的手繪書,達到更大更遠的傳播力,用獨特的藝術形式宣傳哈爾濱。

  目前,2019年《城市之光》日歷已經正式對外銷售,在中央大街游客中心,銷售火爆,同時獲得游客的贊譽。

  『這本日歷雖然是2019年的,卻把我帶回了少年時代,給我講著一個個故事,我似乎又聞到了滿街丁香花的芬芳,和夜晚黑色的歐式路燈閃爍出的醉人情調。這種感覺是難以抑制的心跳和多巴胺的分泌,日歷的每一頁都是伴隨我同行的,我想應該很多哈爾濱人都與我有同樣的感受和經歷。』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鍾顯芝說,這本日歷將會陪著她度過完整的一年,不僅是內容讓她感動,日歷的包裝也非常精致獨特,讓她更期待2019年的到來。

  據悉,2019年《城市之光》日歷已在哈爾濱市20餘家書店銷售,主要集中在中央大街,中央大街游客中心,中央商城,果戈裡書店,機場,博物館等。同時,還推出了2019年《城市之光》日歷精裝禮盒,由城市之光日歷、木質簽字筆、金屬鏤空書簽、新春紅包組成。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