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2日訊(記者 佘雨桐)11月12日,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林區分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林區兩級檢察機關公益訴訟『三個專項』百日攻堅戰開展情況。

據了解,2017年7月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來,林區兩級檢察機關認真落實高檢院、省檢察院關於公益訴訟工作的總體部署,截至2018年10月末,林區兩級檢察機關共排查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00餘件,立案123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92件,辦案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在案件影響力方面,八面通林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八面通王某某等14人特大盜伐林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該案當庭宣判,14名附帶民事被告全部服判,無一上訴。這是全省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判決,該案被省檢察院評選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廣,為全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樹立了標杆。
林區兩級檢察機關還在公益訴訟工作開展的道路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辦理了全省首例刑事附帶民事支持起訴公益訴訟案件,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在全省建立了首塊司法公益修復林,恢復被破壞的林地1600餘畝,退耕還濕80餘畝。
14人盜伐林木2000餘株
2017年10月下旬至2017年12月6日期間,王某僱傭13人在某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管理經營所施業區內盜伐柞木、黑樺等共計2111株,合立木蓄積187. 877立方米。該案涉案人員共計20人,被黑龍江省公安廳列為特大盜伐林木案。
2018年5月16日,八面通林區人民檢察院向八面通林區基層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判令王某等14人共同承擔林地修復費用96300元。
2018年6月15日,八面通林區基層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本案並當庭宣判。該院認定王某等14人構成盜伐林木罪,主犯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其他13名從犯也作出有罪判決,王某等14人連帶賠償林地修復費用人民幣96300元。王某等14人當庭表示服判不上訴,願意積極承擔修復林地費用。2018年6月16日,以這起案件被告上繳的修復費用為主要來源的『司法公益修復林』在八面通光義經營所施業區揭牌,種植的5000餘棵雲杉落地生根。
該案是黑龍江省作出首例判決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被省檢察院作為典型案件向全省推廣,為全省開展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提供了標杆。
13.4公頃濕地被非法開墾為農田
孫某某於2015年、2016年擅自將位於某林業局老股流林場自然保護區內5小班的13.4公頃濕地非法開墾為農用地,種植了大豆。
諾敏河人民檢察院在調查核實相關情況後,於2017年7月25日向某林業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認為孫某某非法開墾的13.4公頃土地,造成了當地森林植被較為嚴重的破壞,侵害了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建議某林業局積極做好耕種人思想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將非法開墾的13.4公頃土地退耕還濕。
2017年8月7日,林業局對檢察機關的訴前檢察建議高度重視,在林業局會議中強調要對全局佔用濕地情況進行排查處理,通過死看死守的方式,禁止任何人再佔用濕地。同時在給檢察機關的回復函中附有老股流林場整改情況報告及耕種人出具的退耕還濕的保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