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3日訊 記者近日從商務部門獲悉,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圍繞『減單證、優流程、提時效、降成本』等方面提出了20條具體措施。此舉有利於進一步優化牡丹江各地口岸的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推動我市對外貿易健康發展。
據了解,目前我市擁有綏芬河鐵路口岸、綏芬河公路口岸、東寧公路口岸、牡丹江民航口岸4個國家一類口岸。此外,具有『口岸內移』功能的寧安果蔬國際物流園區也享受到國家支持外貿發展的部分優惠政策。牡丹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經海關總署等4部門正式批復後將很快投入運行。在這種情況下,國務院印發《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對推動牡丹江外貿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工作方案》提出,在『減單證』方面,按照『能取消的就取消、能合並的就合並、能退出口岸驗核的就退出口岸驗核』要求,進出口環節驗核的監管證件在今年11月1日前將由86種減至48種,除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況外,2020年底前監管證件全部實現網上申報、網上辦理。在『優流程』方面,相關職能部門將繼續深化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推進海關、邊檢、海事一次性聯合檢查,全面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廣第三方采信制度。在『提時效』方面,推進口岸物流信息電子化和口岸查驗智能化,提高口岸物流服務效能和查驗准備工作效率,加快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創新邊境口岸通關管理模式,加快開通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在『降成本』方面,加強口岸通關和運輸國際合作,清理規范口岸經營服務性收費,嚴格執行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管理制度,未經國務院批准,一律不得新設涉及進出口環節的收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