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2日訊(記者 遲亦達) 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日前印發。根據該意見,哈爾濱市將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支持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產業。
優化審批報建手續 支持境外投資者設立養老機構、公辦養老機構實行公建民營
《意見》提出,將投資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工程項目審批流程整合為選址立項、規劃報批、施工許可、項目驗收四個階段。實行並聯審批。簡化養老機構消防審驗手續。
鼓勵境外投資者在哈市投資營利性養老機構,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後,享受與國內企業相同的產業優惠政策。支持境外投資者設立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依法辦理相應登記後,享有與本市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同等的土地、稅收、財政支持等政策待遇。鼓勵境外投資者建設養老、醫療(限於合資、合作)、康復、旅游等融合型養老機構,並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的服務管理模式,引導行業發展。
支持公辦養老機構實行公建民營,推進股份改制。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租賃、股權投資等方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到2020年,政府運營的公辦養老機構床位數降至全市養老床位總數的30%以下。
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居家養老服務實體,推進養老機構開展延伸服務,將機構內助餐、助浴、康復護理等各種專業化服務延伸到周邊社區有需求的老年人。各級政府要支持有條件的社區采取整合、購置、租賃、騰退、置換等方式,配置社區老年照料服務配套設施。支持社會力量利用舊城區閑置物業或在新建住宅區內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推進機構養老與社區居家養老融合。
加快發展智能化養老服務 深入推進醫養融合發展
構建信息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依托『12349』市級助老公益服務熱線,整合各類為老服務資源。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信息手環、定位手機、緊急呼叫器、紅外線報警器等智能服務工具。推廣使用『敬老一卡通』,為享受政府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或自己購買服務的老年人提供自主選擇購買養老服務項目。
扶持具備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閑置醫療資源轉為醫養結合機構。取消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和中醫診所的設置審批,實行備案制。推動基層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日間照料機構建立合作機制,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專業醫療護理、康復保健服務。逐步將醫療機構中符合規定的醫療項目和居家養老的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政策報銷范圍。到2020年,全市養老機構照護床位數佔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30%以上。
積極拓展旅游養老服務,規劃建設一批集休閑度假、醫療服務、養老服務於一體的旅游健康服務產業聚集區。加強養老服務人纔隊伍建設。支持在哈高校、職業技術學院和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開設養老護理、老年服務等相關專業,並通過『訂單式』培養實現定向就業。
支持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產業打造養老產業集聚區
支持養老行業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資產證券化產品。允許營利性養老機構以有償取得的土地、設施等財產進行抵押融資。鼓勵和支持保險機構直接或間接參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落實土地稅費扶持政策,適度擴大用地供給。
以哈爾濱新區為載體,重點導入、集中布局金融保險、住養服務、醫療健康、科技研發、加工制造、會展營銷、物流配送、信息諮詢、文化旅游等大型、連鎖養老服務產業項目和企業總部,推進健康服務業與旅游業、醫療服務業融合發展,重點發展醫療服務、養生康復、健康管理、中醫藥保健等產業,開發一系列集慢性病防治、觀光度假、綠色食品配餐為一體的養老產品,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特色的健康服務產業聚集地和總部基地。
重點打造老年健康產業、老年信息產業、老年住宅產業、老年金融產業、老年家政服務業、老年消費食品產業、老年文化產業、老年旅游養生產業等八個領域的龍頭企業,培育精品健康養老品牌和產品。力爭到2020年,全市培育養老服務龍頭企業10家以上、知名品牌5-10個。
加強行業信用建設建黑名單制度和退出機制
由行業主管部門將其歸集的養老機構及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納入哈爾濱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通過信用中國(黑龍江哈爾濱)網站公示,其中涉及企業的相關記錄同步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黑龍江),對嚴重違規的失信者依法采取懲戒措施。建立養老行業信用獎懲聯動機制、養老機構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和養老服務業退出機制。
強化行業協同監管。將違法違規、安全隱患治理不到位、推銷保健品、欺老虐老、服務質量差、老人投訴多等問題作為養老機構監管重點,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實施信息常態化披露,確保養老服務行業得到有效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