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黑龍江:從『林場』到『雪鄉』 從林場工人到民宿主人
2018-11-29 19:47: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張玥 齊泓鑫 夏原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哈爾濱11月29日電 2004年,這片坐落於黑龍江省大海林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境內的小山村還被稱為『雙峰林場』。那時,停止林木采伐後,當地千餘林業工人一度為飯碗發愁。

  14年過去,這個小山村在皚皚白雪中尋到了發展新路,從林業走向旅游業,如今每年冬季經營期接待游客逾80萬人次。它的另一個名字,是『中國雪鄉』。

  今年38歲的高秀麗在小山村長大,父母都曾是林場工人。『2004年林場停伐時,我和丈夫都很年輕,反而覺得一條轉型的新路已經擺在眼前。』她說。

  中國雪鄉風景區航拍。新華社記者顧景坤攝

  20世紀80年代,雙峰林場的獨特雪景開始出現在國內外攝影家作品中,『雪鄉』之名為外界所知。1999年,中國開始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大海林林區發揮當地冰雪、森林、河流等旅游資源相對豐富的優勢,將雙峰林場更名為雪鄉旅游風景區,鼓勵職工開辦『伐木者之家』,這就是雪鄉最初的家庭旅館。

  停伐的前兩年,已有幾戶鄉親辦起了家庭旅館,為來雪鄉攝影旅行的游客提供食宿。2006年初,高秀麗和丈夫也隨潮流辦起了家庭旅館。

  『最初我們利用老屋建了4間客房,生意有些起色時又加到7間,再後來地方政府幫我們把後院利用上,擴展到現在的10間標准間,都帶獨立衛浴。前院也改成了小餐廳,食宿齊全。』高秀麗說。

  停伐前雙峰林場的伐木現場。新華社記者顧景坤攝

  雙雙出身林業工人家庭的高秀麗夫婦並沒有充足的創業資金。『林業職工的工資僅夠維持生計,開旅館時政府幫我們在銀行辦了小額貸款,親朋也伸出援手,我們纔得以順利開張。』高秀麗說,自己的旅館這幾年生意興隆,每年賺一點、還一點、改善一點,纔有了今天的局面。

  十餘年過去,『林場』一詞變『淡』了,山林卻變得郁郁蔥蔥;林業工人有的外出謀生,有的留在家鄉,敞開大門迎客。最初,雪鄉與外界唯一的聯系是通往大海林局狹窄不平的土路,隨著雪鄉通往哈爾濱的公路及亞雪公路分別於2004年、2010年建成通車,雪鄉逐漸成為冬季旅游熱門景點。

  高秀麗在核對經營賬本。新華社記者顧景坤攝

  如今,雪鄉擁有經營主體200餘家,安排職工就業逾1000人,從業人員達5500餘人,日可容納游客量達20000人次。

  高秀麗回憶道:『十多年前我們的日子很清貧,夏季全家人上山采集野菜、山菌,曬乾備著冬天吃;那時候父母一年頂破天也只能攢兩三千元。現在日子好了,我和丈夫冬天經營家庭旅館,夏天外出打工,一年能賺十多萬。』

  現在,高秀麗和丈夫在夏天依然上山采野菜、山菌。『山野菜是南方客人的必點菜,只有讓家裡的客人吃飽、吃好,纔能讓他們回到遠方的家時也不忘雪鄉。』她說。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