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訊 伴隨著電子商務等新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今年牡丹江跨境電商有了新變化,成為當前全市『創業創新』的熱點領域。記者11月20日從相關部門和部分企業獲悉,目前全市電子商務,包括網上營銷、微信營銷等多種方式的業戶總數接近3萬戶,並以跨境電商為載體,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努力促進牡丹江市經濟振興發展。
據市商務局人士介紹,截至10月底,牡丹江市各地常年從事電子商務的工商企業達到1947家。加上通過網上營銷、微信營銷等途徑開展經營活動的業戶,全市電商業戶呈現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並重之勢,部分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廣闊。例如,牡丹江市一家公司以往主要經營地產特色農副產品。今年該公司負責人在出國考察俄羅斯遠東地區貨源後,依托綏芬河口岸,將進口海產品、小食品列為重點經營品種,並以『電子商務+快遞物流』方式將小包裝食品運往全國各地,預計到今年年底可實現跨境電商銷售收入500萬元左右,企業產品對國內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在全國優質黑木耳主要集散地東寧,今年前三季度,當地5戶企業累計出口黑木耳等食用菌乾品543.373噸,貨值達到5736.02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77.70%和205.49%,並且享受到精深加工、真空包裝的黑木耳按照出口貨值退稅15%的優惠政策,部分以跨境電商、快遞商品形式出口的食用菌產品受到俄羅斯、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國消費者青睞。與此同時,在口岸城市綏芬河,當地郵政企業把部分跨境電商商品通過哈爾濱、北京機場中轉,銷往歐美、日韓、澳大利亞等30多個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進一步拓寬了牡丹江市跨境電商的成長空間。
海關人士說,隨著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完成,牡丹江市出口商品可以在國內所有口岸辦理報關手續順利放行。相關職能部門正在積極推進牡丹江民航機場國際貨運項目建設和綏芬河東寧民用機場項目建設,預計到『十三五』末,作為全國惟一『中俄兩國地方友好合作示范城市』,牡丹江跨境電商將有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