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5日訊 在剛剛過去的艾滋病世界防治日中,發布的種種數據都表明,性傳播仍然是最主要的感染方式,而其中有七成是通過男男性行為被感染。由於不見光,溝通少,或者是異地,同性戀之間的情侶關系通常脆弱,更換伴侶頻繁。而且很多人對於性伴侶的健康狀況缺乏全面了解,性安全意識不高,性安全措施不到位,都為HI V感染帶來可乘之機。對此,記者進行了相關采訪。
僥幸心理下的不幸
第一次無套就『中標』至今沒告訴父母
宇涵(化名)是一個看起來有點靦腆的男生,瘦瘦高高,穿格子襯衫,說話輕聲細語,但是他所講的內容卻很沈重。『朋友帶我去傳染病醫院做檢測,用試紙一測,很深紅的兩道杠,我當時大腦一片空白……』
從試紙的顯示和後來的血液檢測結果來看,他感染艾滋病病毒(HI V)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其實到目前為止,宇涵只有過兩次男男性行為,但兩次均是無套狀況下發生的。這次檢測的起因,是因為他和男朋友第二次發生性關系後,心中莫名地恐慌,越想越覺得男朋友有些不對勁。醫生告訴他,從時間和體內抗體的濃度來看,他是第一次發生關系時被感染的,也就是說,他僅一次無套性行為就中標了。
『明知道很危險為什麼不做任何措施?』
『因為我喜歡他……我是第一次,他說他忘了准備……』
『那第二次為什麼也不戴?』
『他說剛好用完了……』
『為什麼自己也沒有准備呢?』
回答記者的是沈默。
宇涵就這樣成為一名HI V感染者。至今,他也沒有辦法告訴自己的家人,他很孤獨,而且有些無助,最多的是後悔。他的男朋友是從社交網站上認識的,通過聊天,宇涵覺得自己找到了對的人。然而這個人帶給他的卻是無盡的悔恨……現在回頭看,那些花言巧語和所謂的喜歡是那麼的隨便和任性。最後宇涵聲音低低的,『說出來,只是希望你們不要像我一樣……』
脆弱關系中的危險
一個人的朋友圈有5個HIV感染者
帶宇涵去做HI V檢測的朋友叫橙子(化名),他在大學裡一直參與防艾相關的活動,所以在周圍的『圈裡人』小有名氣,而且他已經『出櫃』,也就是公開了自己喜歡男性的性取向。周圍朋友遇到問題常常諮詢他。
橙子告訴記者,男男關系中,一年之內交兩個男朋友,算是非常忠貞了。由於並不被社會所接納,所以更多的同性戀礙於種種原因處於『深櫃』狀態,也就是不公開。由於不見光,溝通少,或者是異地,情侶關系通常很難維系,更換伴侶也非常頻繁。而且,同性社交軟件上的『約麼』這種邀請非常普遍。這也是男男性行為之所以在艾滋病的傳染途徑中出現高數據的原因。目前橙子的朋友圈內已知的HI V感染者人數達到了5個。
感染者現狀各異
有的參與防艾活動有的已經結婚生子
小灰(化名)是橙子認識的第一個HI V感染者,當時橙子在網上發布了要做防艾宣傳活動的信息,小灰主動聯系了他。開始他僅同意配合活動進行相關問題的回答,後來他表示可以到活動現場,但需戴帽子和口罩。最後經過溝通和,他同意不進行遮蓋,並進行了座談。他已經跟父母坦白自己是同性戀並感染HI V的事實。
小白(化名)和橙子並不熟,是因為知道橙子做防艾宣傳纔認識的。他給橙子發信息說『我感染了』。在諮詢了怎麼尋找幫助之後,小白就消失了。
大鵬(化名)也是橙子的網友,是他所在城市的同性戀群群主,至少40歲,已經結婚,孩子不到一周歲。他諮詢橙子怎麼檢測,去哪吃藥。讓人擔心的是,他在查出自己感染之前,剛和妻子在一起過,更可怕的是孩子還正處於母乳喂養狀態。橙子建議他立即帶妻子和孩子進行檢測。兩個月後,他回信孩子通過試紙檢測是陰性,沒有感染,而妻子還需要進一步復檢。
落落(化名)是1996年生人,還在上大專,在圈裡人看來,他的性關系也可以稱為『混亂』。就在上個月,他告訴橙子,他被感染了。落落有些厭世:『我恨我自己,也恨所有人……』
『無套不做』定期檢測別忘記健康知情權
性傳播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中是主要的途徑,在大學生人群中,男男之間因不安全性行為的發生而導致HI V感染有明顯的增長趨勢。哈醫大性健康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彭濤說,這裡面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男男性行為者在性伴侶的選擇方面『隨性』所欲和『任性』而為,對於性伴侶缺乏全面了解。而且,性安全知識不足,性安全意識不高,性安全措施不到位,都為HI V感染帶來可乘之機。在高校的防艾活動中要促使大學生主動進行HI V檢測;此外,他建議把HI V檢測行為作為一種常態的健康檢查行為,而並非特殊的一項檢查。『同學們自身也要建立自檢意識,在談性說愛時,不要忘記自己的健康知情權。要對自己的當下負責,也要對未來負責。』彭濤教授強調。
對於預防艾滋病,橙子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說最基礎的就是『無套不做』。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定期進行HI V檢測。他建議有男男性行為的小伙伴,每半年至少檢測一次。
暴露後72小時內阻斷成功率超八成
在發生高危行為之後,懷疑自己可能被感染,應如何處理?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感染科主任於懷智說,艾滋病暴露後預防(簡稱PEP)是指HI V抗體陰性的個體,在發生疑似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為之後,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來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風險的措施,俗稱暴露後阻斷。
懷疑自己可能被感染的人來到暴露門診後,醫生會通過描述及血液HI V篩查結果,進行評估,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阻斷用藥。於懷智表示,艾滋病暴露後預防應當在發生疑似HI V感染行為之後的72小時之內服用阻斷藥,服藥越早,阻斷效果越好。目前,72小時內的成功率在80%以上,24小時內服用阻斷藥物成功率在95%以上。
艾滋病暴露後預防是需要專業醫生進行評估、並在暴露預防後2周、4周、12周、24周進行定期檢測及隨訪,這樣纔能保證應用阻斷藥物的安全。進行艾滋病暴露後預防需堅持服用28天,並且每天規律使用阻斷藥物的人會比漏服的人獲得更好的阻斷效果。